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如果你留意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正被“快”包围着:城市的晚报已改在早晨出版;中西快餐店遍布大街小巷;快手作家一个月就能完成一部40万字的小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登上“高速列车”,一键即通,天涯咫尺,再也不用翘首企盼“云中谁寄锦书来”……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呢?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能剽窃,不得套作。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如果你留意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正被“快”包围着:城市的晚报已改在早晨出版;中西快餐店遍布大街小巷;快手作家一个月就能完成一部40万字的小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登上“高速列车”,一键即通,天涯咫尺,再也不用翘首企盼“云中谁寄锦书来”……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呢?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能剽窃,不得套作。
节奏
靡靡之音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饶舌音乐兴起,摇滚乐受到膜拜。我们的生活,也如这音乐节奏之加快,如超音速飞机,最后不见影子,只剩一团尾气。
商业时代,一切都在快节奏。我们已经听腻也用腻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所谓人生格言,自然也厌倦了街边花开似的快餐店。我们快,我们赶,气喘吁吁,竟也乐此不疲。
《小王子》中曾提到过一种胶囊,似乎是吃一粒能维持几十倍于日常生活的饱腹感,发明者洋洋得意,却被小王子辩驳:“这样一来,我们如何才能享受美味佳肴,感受其中酸甜苦辣的微妙?”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也提到一种巧克力,吃一颗就会有无数种口味充斥口腔,但最后也以研发失败告终——作者、导演,都在以文艺的形式无情地揭露这样一个现实:节奏的盲目加快必然导致生活之无序,进而影响到对自我意识的塑造,生活因此变得荒诞而无味。
当然我也不支持漫无目的的慢,而是认为,要放慢脚步看清世界的真谛,把握生命的韵律。不得不提到流浪散文家舒国治,他穷尽半生,背着行囊在世界各地穿梭,走走停停,感悟思考。走是人的本能,而走得有目标、意义才是本事。他在旅途中拥有了现代人无比向往之的“理想的下午”,并深刻地抓住了城市之间进而文明之间的奇妙区别,将生活演绎得有滋有味。事实上,他在独有的节奏——尽管慢,尽管有曲折——中找到了自我,不是为了功成名就,而是捍卫了自我的完整性。我想,在他老去的时候回望人生,定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而不是空捧一个奖杯,同时作品不知去向。
诚然,要做到像舒国治那样,毕竟还要承受太多现实的压力,常人难以真正做到放下。但是,现实又是辩证的,我们要立足现实,却又不能陷于现实。节奏,也不能因其他乐器的干扰而混乱。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中写了一个突然被画画击中的人,历尽艰辛,双目失明,却内心无比满足。作家刘瑜称他是“被梦想击中”的人。我们身处物资充裕的现代社会,诱惑不断干扰着人生的航向,而唯有回归内心,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像书中该人一样,摒弃一切外在的身份绑架,才能做好自己。
没错,把握生命的节奏,只做自己。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式话题作文。材料列举了一系列“快”的现象,贴近生活,具有浓郁的现实性,考生必须围绕“快”来写,要注意写出自己对“快”的独到的理解和认识,最忌罗列众多现象而无集中的主题思想。也可以根据材料中列举的一个或多个现象谈出自己的看法。审题:快节奏、慢节奏、快慢结合的节奏、两相配合的节奏。立意:注意——将抽象具体化,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例如:——生活的节奏(取决于有没借助恰当的素材,否则就会泛泛而谈,反复反复,为800字而痛苦)指向环境——小院的生活节奏——城市的生活节奏——国家的生活节奏——家乡的节奏;指向人——90后的节奏——慢节奏的爷爷、朋友——按自己的节奏,执着于信念,不管窗外风云变幻等。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的题目,如何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快”,最大的特点是“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生活”。具体到本题而言,内容上贴近时代生活,对于“快”的现象,考生没有陌生感,熟悉并且有亲身体验,材料内容和考生的生活没有隔阂感,在阅读上也不存在障碍。注意——将抽象具体化,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例如:生活的节奏,指向环境;指向人;指向文化等。这个话题很宽泛,只要与“快”有关即合要求。文体不限。你可以就其中一种或几种现象发表看法,也可任意选取某一生活片断形象含蓄的表达你对“快”的理解和认识。在行文中注意结构的清晰,观点的明确,联系现实,准确表达自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