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的结果使日本一跃而为新兴的军事强国,挤进了帝国主义的行列,构成对朝鲜和中国安全的威胁,进而纵横捭阖,与西方强国争权夺利。

日本对于三国干涉还辽,强迫它交出已到手的赃物,引为奇耻大辱,认定日、俄为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迟早必出一战。1904年2月,日、俄双方相互宣战。

——摘编自丁铭楠等《帝国主义侵华史》

材料二 1905 年,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和约》。其主要内容有: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政治、军事、经济的绝对利益;俄国自中国东北撤兵,除辽东半岛外,东北的一切地方均交还中国;俄国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南满铁路及有关特权均无偿转让给日本。

——摘编自赵建民《日本通史》

材料三 朝鲜半岛自分裂以来,民族饱尝对抗分裂之苦。“相约千年”的朝鲜和韩国首次首脑会晤,(2000年)6月15日在平壤落幕。双方在共商民族的和解与团结、交流与合作、和平与统一的大计上初结硕果,签署了《共同宣言》。北南首脑会晤的这一成果,利及北南、东北亚和亚太的和平与稳定。

——摘编自《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争前日本利用什么机会出兵朝鲜;说明甲午战争后日俄矛盾日趋尖锐以致引发战争的原因;分别归纳这两次战争对东北亚地区政治格局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导致朝鲜半岛出现分裂的直接原因;归纳这次首脑会晤所取得的积极进展并指出其重要意义。

 

答案

(1)清政府应邀出兵帮助朝鲜镇压东学党起义。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甲午战争后,日本成为亚洲军事强国,跻身帝国主义行列;朝鲜和中国的安全受到威胁;中国被大大地削弱,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日俄战争后,俄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势力遭到削弱;日本取得了中国东北南部地区的权益,把朝鲜变为其实际上的殖民地,势力得到更大的扩展。

(2)日本投降后,苏美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的北部和南部。在民族的和解与团结、交流与合作、和平与统一等方面达成初步共识,签署了《共同宣言》。进一步缓和了朝鲜半岛的局势,有利于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本题从近代以来东北亚的国际纷争与朝鲜半岛形势的缓和来突出和平与发展这两大时代主题。本题材料只提供了情景,主要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旨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前两个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回答,第三小问要注意从两场战争所涉及的各方(中国、日本、朝鲜和中国、俄国、日本、朝鲜)来全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回忆所学就能准确回答,第二小问要注意从朝鲜半岛和整个东北亚的和平与安全加以评价。

 

相关题目

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A.水分子通过细胞壁       
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A.水分子通过细胞壁                             B.干大豆种子泡在水中逐渐膨大 C.K+通过原生质层     
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氮元素,它们是按氮元素的化合价由
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氮元素,它们是按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①NH3;②N2;③NO;④X;⑤N2O5。根据规律,X不可能是 A. NO2       
“华盛顿会议给中国造成一种新局面,就是历来各帝国主义
“华盛顿会议给中国造成一种新局面,就是历来各帝国主义者的互竞侵略,变为协同的侵略,这种协同的侵略,将要完全剥夺中国人民的经济独立,使
溶液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
溶液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糖水B.牛奶C.碘酒D.汽油(2)配制2000g质量分数为0.08%的生理食盐水,
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
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都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入SO2气体,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  
下列有关C4和C3植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C3植物维
下列有关C4和C3植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C3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B.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C.C3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右边盘上放被称量物品,左边
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右边盘上放被称量物品,左边盘上砝码为10g,游码在标尺上0.3g处,天平平衡,则称量物的实际质量是( ) A.10.3g    B
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 A.某无色溶液滴入紫
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 A.某无色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 B.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硝酸除去OH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