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总之,共和国体即在欧美诸邦,亦成于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总之,共和国体即在欧美诸邦,亦成于不得已,必因无地求君,乃行此制,而行之亦乱弱其常。……至于中国,地大民众,尤所不宜,现在一线生机,存于复辟,然其事又极危险,使此失败,后来只有内讧瓜分为必至之结果。              

——严复

材料二  吾以为开明专制者,绝非新经破坏之后所能行也。惟中央政府固有之权力,循序渐进以实行之,其庶可致。若新经破坏之后,则欲专制者,势不可不假借强大之武力,以拥护其未定地位,故舍立君主之外,实无可以得之之理由。           

——梁启超

材料三  今以革命之比立宪,革命犹易,立宪犹难。何者?立宪之举,自上言之,则不独专恃一人之才略,而兼恃万姓之合意;自下言之,则不独有万姓之合意,而兼恃一人之才略;人我相恃,所依赖者为多。而革命则既有其合意也,所不敢证明者,其才略耳。然则立宪有二难,而革命独有一难,难易相较,则无宁取其少难而多易者矣。 

——章炳麟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何局限性?

(2)材料二中梁启超的观点与材料一相比,在认识上有什么进步性?

(3)材料三比材料二在认识上有什么进步?这本身又有何缺陷?

答案

1)材料一认为欧美实行民主共和制是迫不得已,进而推论中国宜行帝制。严复没有看到欧洲共和制的进步性及其社会基础,没有看到专制主义对中国的危害 ,把“内讧瓜分”看成是不实行帝制的结果,并没有看到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

(2)材料二希望以渐进的方式形成开明专制的局面。

(3)材料三主张革命。缺陷:把革命看得过于简单,以为革命便可以解决立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其实,革命以后的问题更复杂。


解析:

相关题目

.右面所示为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
.右面所示为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示意图。导致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孝廉成为选官的主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讪(shàn)笑         挑衅(xìn)         黄晕(yùn)        吹毛求疵(cī) B.菜畦(qí)
有一单摆在地面上一定时间内振动了N次,将它移到某高山上
有一单摆在地面上一定时间内振动了N次,将它移到某高山上,在相同时间内振动了(N一1)次,由此可粗略地推算出此山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多少倍?
 设a,b,c是非零向量,已知命题p:若a·b=0,b·c=0,则a·c
 设a,b,c是非零向量,已知命题p:若a·b=0,b·c=0,则a·c=0,命题q:若a∥b,b∥c,则a∥c,则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p∨q  B.p∧q  C.(綈p)∧
某温度时,在2 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
某温度时,在2 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解为非负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解为非负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1 B.a>1 C.a≥1且a≠4 D.a>1且a≠4
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
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某工厂第一车间有m人,第二车间的人数比第一车间的人数的2
某工厂第一车间有m人,第二车间的人数比第一车间的人数的2倍少5人,第三车间的人数比第一车间的人数的3倍还多7人,则第三车间的人数比第一、第二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