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为了探究植物体的呼吸强度,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是一种测定发芽玉米种子呼吸作用强度的密封装置(U形刻度管内装有有色液体,用作减压计).向广口瓶中一侧放入盛有高浓度的NaOH溶液的小烧杯,另一侧放入发芽玉米种子.将整个装置置于25℃恒温环境中,打开A、B开关,通入氧气,待U形管两侧液柱平衡后,关闭A、B.一段时间后,U形管两侧液柱出现高度差.
①U形管两侧液柱高度的变化量表示 .
②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严谨,还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对照组如何设计?

⑵为了探究植物体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氧含量下,测定了一定大小的新鲜菠菜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表中为相对值),其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①
为了能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强度的变化,在实验环境条件的控制上应特别注意的是什么?为什么?
② ②研究人员在对数据分析时,发现在温度、氧含量分别为 的条件下所测数据最可能是错误的.
③图中数据反映出当含氧量从20%上升到40%时,植物的呼吸强度一般 ,其原因是 .
④由表中数据分析,蔬菜长期储藏的最佳环境控制条件是 .此条件下植物细胞内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是 .
⑤分析表中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植物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规律是 .
⑴①发芽玉米种子细胞呼吸消耗氧气的体积 ②广口瓶内放入煮熟玉米种子,其它装置不变 ⑵①遮光,使叶处于黑暗状态 防止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呼吸强度的测定 ②10℃ 1.0% ③保持相对稳定 酶的数量限制(或线粒体数量限制)④温度为 3℃、氧含量为3.0%时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⑤在一定温度和氧气浓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和氧气含量的增高,呼吸作用强度增大
⑴小烧杯中放入NaOH溶液用来吸收CO2,这样广口瓶中无CO2,影响U形管液柱高度变化的只有氧气.该实验应设置对照组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对照组广口瓶中放置死种子,其它不变.⑵①实验中为了防止菠菜叶片光合作用的干扰,应在无光条件下进行.②在所列数据中,温度为10℃、氧含量为1.0%时的数据可能是错误的.因为在氧气浓度从0.1%→1.0%的变化中,其他温度条件下CO2释放量是减少的,只有在10℃时是增大的.也可以从氧气含量为0.1%、3.0%、10.0%、20.0%、40.0%所对应的温度从3℃→20℃,CO2释放量都是增大的,只有1.0%与10℃对应的CO2释放量除外.③氧含量从20.0%→40.0%时,CO2释放量基本不变,外因是充足的,影响因素只能从内因分析,如酶的数量、线粒体的数量等.④蔬菜储藏的最佳条件是分解有机物最少的条件,即CO2释放量最少.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条件是温度为 3℃、氧含量为3.0%时,此时无氧呼吸受到抑制,有氧呼吸还没有快速启动,二者都很微弱.产生CO2来自无氧呼吸的场所──细胞质基质和有氧呼吸的线粒体.⑤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温度从3℃→30℃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CO2释放量增多(氧含量为1.0%是从3℃→20℃);在氧含量从3.0%→20.0%范围内,随着氧含量升高,CO2释放量也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