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12分)《生于忧患,死于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12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益其所不能。

③人过,然后能改;困于心,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曾:      (2)恒:         (3)衡:        (4)喻: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3..文中第①段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事迹,其共同点是(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2分)

4..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2分)

5..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警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能引起你什么样的共鸣?(3分“)

 

答案

1.(2分)(1)曾:现在写作“增”,增加。 (2)恒:常常。 (3)衡:阻塞,不顺畅。(4)喻:明白,知道。

2.(3分)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

3.(2分)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4.(2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3分)如“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有忧患意识,不要贪图安乐”等。(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略

 

相关题目

有学者指出,将七七事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开端,这既不符
有学者指出,将七七事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开端,这既不符合历史实际,也是非常不公平的。可见,该学者认为中国抗战始于七七事变前,能为这一观
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一场伟大的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一场伟大的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 A.百团大战           B.卢沟桥事变          C.西安事变            D
抛物线的最高点为(-1,-3),则            。
抛物线的最高点为(-1,-3),则            。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寤寐求之。(《关雎》)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寤寐求之。(《关雎》)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 C. 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
五年前,小张在股市低迷时购买了某上市公司的股票,今年
五年前,小张在股市低迷时购买了某上市公司的股票,今年卖出时,该股票为他带来了3万元收益。这一收益的来源是 ①上市公司的利润   ②商业银行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BE=CE,MN=1,线段MN的两端点在CD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BE=CE,MN=1,线段MN的两端点在CD、AD上滑动,当DM为( )时,△ABE与以D、M、N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A.               
已知二次函数y=x2﹣4x+2,关于该函数在﹣1≤x≤3的取值范围
已知二次函数y=x2﹣4x+2,关于该函数在﹣1≤x≤3的取值范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最大值﹣1,有最小值﹣2  B.有最大值0,有最小值﹣1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