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试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试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14.与《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15.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14.①《登高》以哀景写哀情(写正衬亦可)(1分):借萧瑟凄凉的悲秋之景来抒发作者孤苦悲凉之感。(1分,意思对即可。)②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写反衬亦可)(1分):借美妙迷人的春江之景(1分,意思对即可。)来反衬作者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1分,意思对即可。)

15..①羁旅悲愁:常年躲避战乱,漂泊偏远的地方,偷生落泪;②垂老多病之叹:作者已近垂暮,疾病缠身,孤苦伶仃,满怀悲叹;③心系朝廷:内心不忘君恩,总是北望长安;④苦无知音:多年自吟自叹,没有知音倾听理解。(每点2分,其中概括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解析】

14.

试题分析:从“景” 与“情”的角度来赏析,首先考虑表达技巧中间接抒情中的融情于景手法。“赏析”就要求要结合诗句联系作者情感分析。具体答题要写出手法、结合意象、作者情感来分析得出答案。题干问的是“与《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答题是要两者都提到,不可只分析本诗。两首诗手法相对,《登高》以哀景写哀情(写正衬亦可),借萧瑟凄凉的悲秋之景来抒发作者孤苦悲凉之感。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写反衬亦可),借美妙迷人的春江之景来反衬作者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

试题分析:颔联“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常年躲避战乱,漂泊偏远的地方,偷生落泪--羁旅悲愁;“老病南征日”—— 垂老多病之叹;“君恩北望心”—— 心系朝廷;“未见有知音”—— 苦无知音。 “赏析”就要求要结合诗句联系作者情感分析。具体答题要写出手法、结合意象、分析作者情感来得出答案。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如图所示,在两条平行的虚线内存在着宽度为L、场强为E的匀
如图所示,在两条平行的虚线内存在着宽度为L、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在与右侧虚线相距也为L处有一与电场平行的屏幕.现有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
 The koala bears sleep ____ the day and get up _____ night.  A. during, atB.
 The koala bears sleep ____ the day and get up _____ night.  A. during, atB. at, during C. at, atD. during, during
一电子射入固定在O点的点电荷的电场中,电子仅在电场力的作
一电子射入固定在O点的点电荷的电场中,电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运动,其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图中的实线是以O为圆心等间距的同心圆, c是粒子运动
(15分)A~H有如下转化关系,有些反应条件已省去,已知:①A与
(15分)A~H有如下转化关系,有些反应条件已省去,已知:①A与HCl反应的产物中既有B又有C;②E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
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
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 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
有机物甲的分子式为C9H18O2,在酸性条件下甲水解为乙和丙两
有机物甲的分子式为C9H18O2,在酸性条件下甲水解为乙和丙两种有机物,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同质量的乙和丙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则甲的可能结构
地球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为r,环绕速度大小为v1,加速度大
地球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为r,环绕速度大小为v1,加速度大小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半径
若,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 A.           
若,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 A.                                 B.C.                                 B.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