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羚羊木雕》节选片段,完成第6——9题。 ①“那只羚羊哪儿去

阅读《羚羊木雕》节选片段,完成第6——9题。

①“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②妈妈说的羚羊是一只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它一直放在我桌子的犄角上。

③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我的好朋友万芳了。

④“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地说。

⑤“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

⑥“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⑦“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⑨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

⑩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6.选文围绕了“羚羊木雕”这件工艺品的得失展开记叙,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展示了两种内心世界:一面是“我”以     为重的纯洁心灵;另一方面是父母以     为重的复杂心理,用一个四字短语             可概括父母的行为。(3分)

7.第⑩段中的 加点的“这样”指什么?(2分)

8.文中第⑧段划线句运用了                的描写方法,表达了我                                    的心情。(3分)

9.假如你就是《羚羊木雕》中的“我”,为了让父母真正理解“我”,请你尝试给父母写一段话,告诉他们“我”的想法和愿望。(3分)

答案

6. 3分)友谊  价格   重财轻义

7. 2分)把送给别人的礼物又去要回来。

8. 3分)语言和动作或神态描写,表达了“我”对妈妈让我去要回送给培养礼物的强烈反对和内心的难过。

9. 3分)爸爸妈妈,也许在你们大人眼里友谊是有价的,但是我真的很珍惜和万芳的友谊,我不想失去这位好朋友,我想把最好的礼物送给我最好的朋友,所以我才会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的,请你们理解我好吗?

相关题目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虔诚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虔诚     谍血      屠戮      泰然自若 B.细腻     落寞      呆滞      吹毛求疵 C.歆
 上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就曾以“地中海时代——
 上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就曾以“地中海时代——大西洋时代——太平洋时代作为人类文明演变的轨迹。与“太平洋时代”密切相关的是 A.
 (某初级中学有学生270人,其中一年级108人,二、三年级各81
 (某初级中学有学生270人,其中一年级108人,二、三年级各81人,现要利用抽样方法抽取10人参加某项调查,考虑选用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A-09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A-09
请你从①甲醛、②亚硝酸钠、③黄曲霉素三种物质中,选择
请你从①甲醛、②亚硝酸钠、③黄曲霉素三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将其序号填入相应空白处。 (1)容易被当作食盐而误食的有毒物质是____________。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
辛亥革命的民主法制建设突出体现在 A.确立了同盟会的革命
辛亥革命的民主法制建设突出体现在 A.确立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内政外交措施 C.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序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序号物 质杂  质所 用 试 剂 AN2O2灼热的铜网 BCO2H2O浓硫酸 CCaOCaCO3适量的稀盐酸 DNaCl溶液Na2C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