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1 铁马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1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②。

【注】  ①刘辰翁生于南宋末年,宋亡后,隐居山林不仕。②“海上心情”,用苏武牧羊典。《汉书·苏武传》:“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中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1、这首词题名“春感”,实际上是因我国一个传统节日有感而作。写出这个节日的名称及词中暗指这个节日的某一景物。

2、词的上阙从哪些角度来表现“城”之“愁”的?

3、“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语言极为跳跃,简要分析这三句分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并赏析其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答案

1、元宵节(或“上元节”);银花、戏鼓、明月。

2、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表现作者的忧愁。

视觉:“铁马蒙毡”, “银花洒泪”,渲染了全城凄惨阴森的氛围。

听觉:“番腔”,“戏鼓”一片呕哑之声,在忠于故国的南宋遗民听来根本不能称为“歌声”。

3、“辇下风光”:指心念故国,然而风光不再,表现亡国之痛;

“山中岁月”:指自己身之所在,表现身在山中、报国无门的憾恨;

“海上心情”:是自己志之所向,指自己忠贞不改的民族气节。

特点:三个词组意象叠加(或:三个名词性短语并列),对具体内容不着一字,只用抒情之笔虚点。读来别具一种吞咽悲苦、欲说还休之感。

 

1、元宵节(或“上元节”);银花、戏鼓、明月。

2、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表现作者的忧愁。

视觉:“铁马蒙毡”, “银花洒泪”,渲染了全城凄惨阴森的氛围。

听觉:“番腔”,“戏鼓”一片呕哑之声,在忠于故国的南宋遗民听来根本不能称为“歌声”。

3、“辇下风光”:指心念故国,然而风光不再,表现亡国之痛;

“山中岁月”:指自己身之所在,表现身在山中、报国无门的憾恨;

“海上心情”:是自己志之所向,指自己忠贞不改的民族气节。

特点:三个词组意象叠加(或:三个名词性短语并列),对具体内容不着一字,只用抒情之笔虚点。读来别具一种吞咽悲苦、欲说还休之感。

 

相关题目

 If it is a sunny day tomorrow, let’s ______it and go swimming in the South
 If it is a sunny day tomorrow, let’s ______it and go swimming in the South Lake. A. make use of     B. be made of C. make up    D. make up of
下面细胞器中,参与有机物合成作用的是( ) ①核糖体 ②线
下面细胞器中,参与有机物合成作用的是( ) ①核糖体 ②线粒体 ③内质网 ④高尔基体 ⑤叶绿体 A.只有①②⑤      B.只有①②③⑤   C.只有①③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它对地球的地理环境和人类的影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它对地球的地理环境和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 6.太阳辐射( ) A.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释放能
在烃的分子结构中,若每减少2个氢原子,则相当于碳碳间增
在烃的分子结构中,若每减少2个氢原子,则相当于碳碳间增加了一对共用电子。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式CnH2n+2的烃分子中碳碳间共用电子对数为_
                        ,灵旗空际看。(夏完淳
                        ,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水浒》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
水浒》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1)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中你熟悉的故事: (2)请写出《
 可逆反应3H2+N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
 可逆反应3H2+N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正(N2)=v正(H2) 
Don’t meet a net friend alone, ______ danger may happen to you.       
Don’t meet a net friend alone, ______ danger may happen to you.         A. but  B. and  C. or  D. yet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