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11.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很复杂的,请你仔细赏析,指出都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12.作者在抒发情感的时候,都是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4分)

答案

【答案】

11.①“客思”句表达了作者身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感情;

②“寒食泪”句表达了作者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对故去亲友的怀念;

③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句表达了作者感慨时光易逝,早生白发的幽怨。

④ “未知轩冕乐”句表达了诗人为官不快的情绪。

⑤“但欲老渔樵”句表达了诗人要辞官归隐的愿望。(每小点1分,答4点即满分)

12.①运用了比喻修辞。作者把“客愁”比喻成“春风”吹动的“千万条”杨柳枝,从而使抽象的“愁思”具体化,变的可观可感。

 ②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作者在寒食节想起已故亲友,泪水不觉流出,而作者用了一个“倾”字,形容泪流,把流出的泪又与“冶城潮”相比,表明了作者悲痛之重。

③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中,作者以“雪”隐喻白发,与“朱”相对,产生了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喻了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每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11.

试题分析:壬辰寒食是由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在为父亲扫墓时所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以及意欲归隐的愿望。这一年即皇祐四年(1052),王安石只有三十二岁,他回江宁为父亲和长兄王安仁扫墓,不觉悲思万缕,泪若江潮,白发先出,朱颜早凋,因而发出了轩冕不足乐、终欲老渔樵的感慨。大概是从父兄虽然学问卓越、志节高尚,却穷老仕途、英年早逝的惨淡经历受到触动,引发了他潜藏于心中的归老田园、渔樵为生的意愿。然而他也只能借诗抒怀,不能付诸于实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

试题分析:诗人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自己省墓时沉痛的心情以及变法尚未能推行而意欲归隐的愿望.语言清新峻拔,感人至深. 王安石虽然是大有作为之人,但他同样有山林之思,并非一味追求进取;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中,作者以“雪”隐喻白发,与“朱”相对,产生了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喻了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C People think being an artist must be a wonderful way to earn one's living. Of
C People think being an artist must be a wonderful way to earn one's living. Of course, there are lots of great things about working for oneself, at home alone. What I really like is that nobody tells
–What          she          ?     --She is a teacher.
–What          she          ?     --She is a teacher. A. is…do    B. is…doing     C. does…do    
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经线MO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
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经线MO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 ,与北京处于同一
为纪念“辛亥滦州起义”100周年,2011年初,孙中山铜像揭幕
为纪念“辛亥滦州起义”100周年,2011年初,孙中山铜像揭幕仪式在我县中山(原龙山)公园举行。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    ) ①
在国际关系中,反法西斯盟国成立了新的维持世界和平的国
在国际关系中,反法西斯盟国成立了新的维持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联合国,…… 除联合国外,还建立起布雷顿森林体系,相继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伴随着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民间借贷“甚嚣尘上”。民间借
伴随着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民间借贷“甚嚣尘上”。民间借贷增加了经济运行的风险,其市场的“非理性繁荣”无论从短期、中期来看还是从长期来看
上联:科技繁荣千秋旺  下联:教育发展百业兴。请你从下
上联:科技繁荣千秋旺  下联:教育发展百业兴。请你从下列选项中为这幅对联选择一个合适的横批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