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社会发展进程,如今出现急剧变化,城市间快速交通网络呈现出全面接轨态势,农民向城市迁移,经济一体化措施纷纷启动,以工业化为重心的社会发展开始转向工业化与城市化并行的新阶段,“3小时都市圈”呼之欲出。据此回答37~40题:
37.制约长江三角洲“3小时都市圈”形成的瓶颈是
A.信息传递 B.交通建设 C.市场营销 D.农副产品
38.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将把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1446座小城镇全部纳入自己的“怀抱”,城市的这种集聚效应,有利于
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②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③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共同繁荣 ④改善城市环境 ⑤缓解内城衰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39.2002年,在国内生产总值中,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达到6%.52%.42%,这个比值说明
A.长江三角洲带的兴起可以脱离第一产业的支持
B.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且发展稳定
C.三次产业比例失调,城市发展不合理
D.当地农村人口已全部转化为城镇人口
40.长三角都市圈、纽约都市圈、北美五大湖都市圈、东京都市圈、巴黎都市圈、伦敦都市圈六大城市圈的共同特征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暖湿气候 C.平坦的地形 D.便利的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