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于谨字思敬,沈深有识量,略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于谨字思敬,沈深有识量,略窥经史,尤好《孙子》兵书。太宰元穆见之,叹曰:“王佐材也。”正光四年,广阳王元深北伐,谨为长流参军,特相礼接。时魏末乱,群盗蜂起,谨欲不劳兵甲,以致清荡。乃单骑入贼,示恩信,于是西部铁勒酋长乜列河等领三万余户并款附,相率南迁。广阳与谨至折敷岭迎接之。谨曰:“拔陵兵众不少,闻乜列河等款附,必来要击。彼若先据险,则难与争锋。今以乜列河等饵之,设伏而待,必指掌破之。”广阳从其计。拔陵果来要击,谨伏兵发,贼大败。

孝昌元年,又随广阳王征鲜于修礼。会章武王为修礼所害,遂军中山。侍中元晏宣言于灵太后曰:“广阳盘桓不进,坐图非望。又有于谨者,智略过人,为其谋主。风尘之隙,恐非陛下纯臣。”灵太后诏尚书省门外立榜,募获谨者,许以重赏。谨闻之,请阙披露腹心,广阳许之。谨遂到榜下,曰:“吾知此人。”众共诘之,谨曰:“我即是也。”有司以闻。灵后见之,大怒。谨备述广阳忠款,兼陈停军之状。灵后意稍解,遂舍之。

谨后自以久当权势,功名既立,愿保优闲,乃上先所乘骏马及所著铠甲等。太祖识其意,曰:“今巨猾未平,公岂得便尔独善耶?”遂不受。

及太祖崩,孝闵帝尚幼,中山公护虽受顾命名位素下,群公各图执政。护深忧之,密访于谨。谨曰:“蒙丞相殊眷,今日之事必以死争之。”明日,群公会议。谨曰:“中山公受顾托,军国大事,理须归之。”辞色抗厉,众皆悚动。谨言于护曰:“公若统理军国,谨等便有所依。”遂再拜。群公迫于谨,亦拜。众议始定。

保定二年,谨以年老,乞骸骨,诏不许。及晋公护东伐,犹请与同行,询访戎略。天和三年,薨,年七十六。武帝亲临,加太师、雍州刺史,谥曰文。

谨为人智谋勇毅,善于事上。名位重,愈存谦挹。朝廷凡有军国之务,多与谨决。谨亦竭其智能,故功臣中特见委信。

选自《周书于谨列传》

【注】①要击:半路截击。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谨为长流参军                :推荐

B.请阙披露腹心                :到……去

C蒙丞相殊眷                  :向来

D.询访戎略                      访:拜访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单骑入贼,示恩信           故为之文

B灵太后诏尚书省门外立榜       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C中山公护虽受顾命名位素下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耻学于师

D名位重,愈存谦挹             有槁暴,不复挺者

15.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于谨“勇毅”的一组是

①乃单骑入贼,示以恩信            ②谨闻之,请诣阙披露腹心

③乃上先所乘骏马及所著铠甲等      ④夙蒙丞相殊眷,今日之事必以死争之

⑤犹请与同行,询访戎略            ⑥朝廷凡有军国之务,多与谨决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谨性情深沉,有见识、有度量,读过一些经典史籍,尤其好读《孙子》兵书。太宰元穆赞叹他是辅佐帝王的人才。

B.乜列河率众归附之际,于谨预见到拔陵会依仗兵多将广前来袭击,于是他与广阳王共同制定了伏击的计策。

C.于谨闻知灵太后张榜悬赏捉拿他后,主动投案,并替广阳王倾吐苦衷,平息了灵太后的怒气,自己也免于处罚。

D.中山公宇文护虽受顾命,但起初并没有建立威信。于谨为报恩德,在群臣集会之时为宇文护争得了统理军国的大权。

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谨备述广阳忠款,兼陈停军之状。(3分)

2)今巨猾未平,公岂得便尔独善耶?。(3分)

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4分)

答案

13D

14C

15A

16B

17.(1)于谨详细地述说了广阳王的忠诚,并陈述了停驻军队的情况。

2)如今大奸大恶的人还没有平定,您怎么能就这样独善其身呢?

3)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实际上未曾消逝;月亮时圆时缺,但月亮本身最终没有损益。

【解析】

13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D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D项,访:咨询。所以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C.都是连词,表转折;A.介词,把/连词,来; B.介词,在/介词,表被动;D.连词,虽然/连词,即使。所以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

试题分析:此类题可先疏通选项句意,然后根据文意及句意来判断是否能表现于谨“勇毅”。句是于谨意在请求辞官;句表现于谨有韬略;句表现于谨受朝廷倚重。所以选A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6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B项,于谨一人制定了伏击的计策。所以选B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 “忠款” “” “巨猾” “……耶?” “” “”“”“盈虚”“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于谨字思敬,性情深沉,有见识度量,读过一点经史书籍,尤其爱好《孙子》兵书。太宰元穆看到他,赞叹说:他是辅佐帝王的人才。正光四年,广阳王元深出兵北伐,推荐王谨担任长流参军,对他特别礼遇。当时魏末动乱,群盗蜂拥而起,于谨想不动用武力,就达到平定他们的目的。于谨就单骑进入贼兵当中,向他们宣示恩信。于是西部铁勒的酋长乜列河等人,率领三万多户人家都服罪归附,相随往南迁徙。广阳王和于谨去折敷岭迎接他们。于谨说:拔陵的兵众不少,他得知乜列河等人前来归附,一定会半路截击。他如果先占据了险要的地势,就难和他争胜。如果用乜列河等人来引诱他,然后我们埋下伏兵等待着,一定很容易打败他。广阳王听从了这个计策。拔陵果然前来拦击,于谨的伏兵冲出来,贼兵就此大败。

孝昌元年,于谨又随广阳王征讨鲜于修礼。适逢章武王元融被鲜于修礼杀害,于是广阳王在中山驻军。侍中元晏告诉灵太后说:广阳王徘徊不前,坐观待变图谋不轨。又有个叫于谨的,智略超人,是他的主要谋划者。在战乱之际,他恐怕不是陛下的忠臣。灵太后下诏命在尚书省张贴告示,招募能抓获于谨的人,答应予以重赏。于谨听说后,请求亲自到朝廷投案,表白真心。广阳王答应了他。于谨就来到布告下说:我知道这个人。众人都问他。于谨说:我就是。有关官吏把这个情况上报。灵太后见到于谨,十分恼怒。于谨详细地诉说了广阳王的忠诚,并陈述了停驻军队的情况。灵太后的怒意逐渐缓解,于是放了他。

于谨后来自认为长期掌握权势,功名已经建立,情愿保住优裕闲适的生活,就把他以前所乘的骏马和所穿的铠甲等献上。太祖明白他的意思就说:如今大奸之人还没有平定,您怎么能就这样独善其身呢?就没有接受。

到太祖去世时,孝闵帝还幼小,中山公宇文护虽然接受了太祖的临终遗托,但名望地位向来低下,各位王公大臣们都图谋执掌朝政。宇文护很是担忧,私下咨询于谨。于谨说:我向来蒙受丞相的特别关怀,今天的事情,我一定会以死相争。第二天,各位王公聚集在一起商议。于谨说:中山公受到太祖临终的委托,军国大事,理所当然应该归他掌理。说的时候言语神色严厉,众人都被震惊了。于谨对宇文护说:您如果统理军国大事,那我们这些人就有依靠了。于是向宇文护跪拜了两次。王公大臣们受到于谨的逼迫,也跟着跪拜了两次,因此大家的意见才确定下来。

保定二年,于谨因年老,上表请求辞去官职,朝廷没有允许。到晋公宇文护出兵东进讨伐,仍请求他一同前往,在军事战略上咨询他。天和三年,于谨死在任上,终年七十六岁。武帝亲自前往吊唁,加授太师、雍州刺史,谥号为文。

于谨为人有智谋、勇敢坚毅,善于为主上效力。他的名望地位虽然很高,但他更加谦让。朝廷凡是有军国大事,大多与于谨一起决断。于谨也竭尽自己的才智能力,所以在功臣当中,特别受到委用信任。

相关题目

五四运动后,《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广泛传播,其中
五四运动后,《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广泛传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有着某些契合点。近年来,关于《共产党宣言
已知方程的曲线是圆C (1)求的取值范围; (2)当时,求圆C截
已知方程的曲线是圆C (1)求的取值范围; (2)当时,求圆C截直线所得弦长;
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c(OH-)=c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c(OH-)=c(CH3COOH)+c(H+) B.把0.1 mol·L-1氨水和0.1 mol·L-1 HCl溶液充分反应后混合溶液pH=7 C.在0.1 mol·L-1 NaHS
已知不重合三点、、,则与共线需满足(   )  A.      
已知不重合三点、、,则与共线需满足(   )  A.                      B.    C.   D.
某温度下,100 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26.5 g.若向此溶
某温度下,100 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26.5 g.若向此溶液中添加 3.5 g氯化钠和6.5 g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 A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
质量为m的物体以v0的速度水平抛出,经过一段时间速度大小
质量为m的物体以v0的速度水平抛出,经过一段时间速度大小变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过程平均速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