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墙     (1)早上,躺在床上两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1)早上,躺在床上两眼直勾勾地瞅着那雪白的墙,忽然间觉得这位朝夕相处的朋友身上竟也有许多传奇与内涵。

    (2)世上本没有墙,由于人类不安全感的增长,才有了墙。墙的出现肯定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否则有巢氏也就不会那样受人敬重。在墙没有出现之前,人类只能住那并不十分安全的山洞,要么就干脆露宿野外,连睡觉都睡不安稳,这样的生活是何等艰难,文明的发展势必也会受到极大的阻碍。但是,有了墙,尤其是墙立体起来构成房屋的时候,一切都不同了。人类可以放心休息,风、霜、雨、雪、虫豸、野兽……一概不管。有了好的休息,也就有了更充足的精力,文明的进程也便得到了极大地推动。因为只有人的生命得到保证,他才有工夫做别的什么事情。在半坡,在河姆渡,都有了墙,而因为有了墙,分分割割,一个简单的社会便形成了。

    (3)墙的初衷是简单的,就是保护,给人一种安全和温馨。实用是第一位的,不需太在乎形象。但是,许多东西都不是这么简单,人刚得到墙的庇护,就开始忙着为它打扮。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不多久,这种装扮就不是给墙了,而是变相地装扮墙的主人。装饰并不是为了墙,人类从一开始就很自我,只可惜大多数个体没有成为中心的资本,于是就只能装饰给别人看。正如时人的化妆打扮,是给自己看的吗?好像大多不是。但大家很热衷。在很多的时候,人们并不知道做什么是为了什么或为了谁,然而却又总表现得理所当然。

    (4)于是,墙有了颜色,有了图案,有了种种形状,有了……似乎还不错,是一个很好的美术分支。只可惜,在历史的车轮下,再好的墙也终究要被碾碎,像阿房宫,像圆明园,像……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人类很奇怪,总是辛辛苦苦地追寻,得到后又不知珍惜。常常呕心沥血创造了美,却又简简单单地把它亲手打碎。

    (5)或许会有不朽,颐和园、紫禁城不是还好好的吗?但是谁也说不清它们到底是否真能不朽。明天无法预知,而且当它们朽了的时候,我们自己恐怕也已经先朽了。而连我们自己都朽了,它们朽不朽还有什么意义呢?

    (6)人间处处都是费解的难题。

    (7)将特长发挥到极致是件美事,但个性的过分膨胀又往往适得其反。许多人许多事都是毁在自己的特长与个性上,墙同样有这样的悲剧。墙的最大作用是保护,但当它的保护作用被无限强化后,便成了一种隔离与时淡时浓的恐怖。中世纪的古堡,封建岁月的城墙,几乎个个坚不可摧,但也正因为这坚固的保护,使许多事物不能及时地被时代更新。于是,一场,又一场,流血冲突,城墙浸透了人类的悲哀和自己的悲哀,直到火炮诞生,它才在毁灭中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解脱。

    (8)这是个悲剧。人之间的纷争总是牵连无辜,而且在通常情况下,无辜的结局总比罪魁更惨。

    (9)墙,建了毁,毁了建,似乎总有些进步,但人类在更多情况下总在机械地重复,做了许多无用功。许多新的创造只起一时之用,不多久就成了祸害,而且常常祸害得让人莫名其妙搞不懂。墙本来是保护人类免受伤害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墙却几乎成了人与人之间戳不破的隔膜,跨不过的鸿沟。一面面墙把世界分割得七零八落,把一个个灵魂孤立起来,把一切精神联系都割裂了,而这无疑是一种更大的伤害!于是,种种社会病、心理病都出现了,因为我们的种族内部失去了沟通。

    (10)人常常自己为自己制造枷锁。

    (11)物质是实在的,精神却不然。因此,许多精神范畴的东西常常要到物质中寻找载体。于是,有了象征,墙也是。我说不清这是好是坏。有了象征的墙平添了许多色彩,而不带象征的墙更少了无数的忧患……

    (12)走在大街上,花花绿绿处处墙,可我总觉得冷冰冰的。内心里,我总是怀念昔日的土坯墙,很粗糙,但很实在,很有人情味,是可以亲眼看着它在人的手中一点点地成长起来的。墙上或许有剪纸,而不是什么乌七八糟的明星。这才是我的墙,是一面真实的、生活中的墙。

(选自《散文百家》)

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墙的出现肯定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2)有了象征的墙平添了许多色彩,而不带象征的墙更少了无数的忧患。

 

文章是围绕“墙”展开的,请简要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

 

文章说“城墙浸透了人类的悲哀和自己的悲哀”,结合全文看,“人类的悲哀”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有人说“墙的发展演变历史也正是一部人类史”,你赞成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原文陈述理由。

答案

【小题1】

(1)墙的出现给人类提供了安全感,推动了文明的进程,促进了社会的形成。(2分)

(2)虽然承载了许多精神范畴的东西的墙显呈现出许多意义,但是真实的、生活中的墙却更实在,更有人情味。(4分)

【小题1】

(1)文章首先介绍了墙的出现的积极意义,带给人们安全感;

(2)然后写墙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本质意义被不断异化。(①在很自我中心的人类手中,墙庇护的作用被弱化,化成了人类装扮自我的工具。②墙再好,终究难逃被历史车轮碾碎的悲剧。③墙的保护作用被无限强化,阻碍了新生事物的产生。④墙本来是一种新的创造,但结果却孤立了人类的灵魂,割裂了人类种族内部的沟通。)

(3)最后写作者呼唤真实的、生活中的墙的出现。(6分)

【小题1】为了彰显个性,人类进行着不明所以的“自我装扮”(1分);人类亲手创造的美在时间面前终究不能不朽;(1分)为了寻求安全和保护所做的种种努力却时常成为时代发展的绊脚石;(1分)人类亲手创造了“墙”将自己孤立起来,造成精神伤害。(1分)。

【小题1】示例:我赞同这种说法。墙的发展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进行的,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墙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墙的出现符合远古人类的安全需要;随着文明的进步,墙又承载着人类对于美及个性的追求;随着人类欲望的进一步膨胀,墙最终成为了人类等级划分的工具,割裂了人们精神上的联系。


解析:

相关题目

对于平衡CO2(g) CO2(aq) ΔH=-19.75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
对于平衡CO2(g) CO2(aq) ΔH=-19.75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这幅图片再现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围绕在熊熊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欢,汗水浸湿了她们的衣衫。B根据意
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其中,且满足,则___▲___.
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其中,且满足,则___▲___.
山地滑雪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一滑雪坡由AB和BC组成
山地滑雪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一滑雪坡由AB和BC组成,AB是倾角为37°的斜坡,BC是半径为R=5m的很小圆弧面,圆弧面和斜面相切于B,与水平面相切
质检人员在某牛奶企业质检过程中发现有如图所示结构的化
质检人员在某牛奶企业质检过程中发现有如图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1)这种化合物叫      。构成它的基本单位是   。若它在小肠中被水解
Andrew’s eyes lit up i___________ they entered the room.  
Andrew’s eyes lit up i___________ they entered the room.  
如图1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12V,闭合开关S后,通过R2的电流
如图1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12V,闭合开关S后,通过R2的电流为0.2A。R1与R2的连接关系和R2的阻值是A.串联,40Ω   B.串联,60ΩC.并联,40Ω   D.并联,
从右图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从右图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B.该过程发生物理变化           C.分子大小发生了改变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