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然,好

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然,好的故事在结尾的地方一定要给读者或观众一把开悟的钥匙,要让读者或观众在故事结束的时候,有一点恍然大悟,有一点如梦方醒,这种故事是成为好小说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假如你能给观众或者读者一把开悟的钥匙,                   

A.那么你就具备了一个好的小说家的素质,就能把你的读者或观众留住

B.才能把你的读者或者观众留住,那么你才具备了一个好的小说家的素质

C.那么你才具备了一个好的小说家的素质,才能把你的读者或者观众留住

D.就能把你的读者或者观众留住,那么你就具备了一个好的小说家的素质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连贯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解答此题,根据前文的叙述,先有“一把开悟的钥匙”,然后让读者或观众怎么样,再是“成为好小说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所以A与C的语序不符合;“假如”是假设的条件,后面应该用副词“就”与之呼应,所以B不符合。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如本题根据前文的叙述,先有“一把开悟的钥匙”,然后让读者或观众怎么样,再是“成为好小说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所以A与C的语序不符合;“假如”是假设的条件,后面应该用副词“就”与之呼应,所以B不符合。

相关题目

如图,在等腰△ABC中,AB=BC,以AB为直径的半圆分别交AC、BC
如图,在等腰△ABC中,AB=BC,以AB为直径的半圆分别交AC、BC于点D、E两点,BF与⊙O相切于点B,交AC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D是AC的中点; (2)若AB
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 A.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B.硫+氧气二氧化硫 C.
如图是函数y=Asin(ωx+φ)(A>0,ω>0,0<φ<2π)在一个周
如图是函数y=Asin(ωx+φ)(A>0,ω>0,0<φ<2π)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则( ) A.A=2,ω=2,φ= B.A=2,ω=2,φ= C.A=2,ω=,φ=﹣    D.A=2,ω=2,
有硫酸、硫酸亚铁、硫酸铁的混合液200mL、已知溶液中各阳离
有硫酸、硫酸亚铁、硫酸铁的混合液200mL、已知溶液中各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硫酸根离子的浓度为3.0 mol·L-1,则该溶液理论上可溶解铁粉的
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
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CO(CO2)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BKCl溶液(CaCl2)加适量Na2CO3溶液,过滤 CC(CuO)加入足量稀
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明显变化的是A.把绿豆大的钾投入
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明显变化的是A.把绿豆大的钾投入少量冷水中            B.把Cl2通入FeCl2溶液中             C.把一段打磨过的镁
一年中每天正午的日影总是朝北的地区在( ) A.南北回归线
一年中每天正午的日影总是朝北的地区在( ) A.南北回归线之间         B.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C.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  D.南回归线至南极圈
读下图,完成1-3各题。1.图中③和⑤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读下图,完成1-3各题。1.图中③和⑤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 A.乌拉尔山脉          B. 白令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