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好事近·梦中作
秦观①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舞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注]①秦观,字少游。在哲宗绍圣元年(1094)被贬为监处州酒税,三年徙郴州。这首词大约作于二年的春天。
16.词的上片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写景,请简要分析。
17.“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好事近·梦中作
秦观①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舞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注]①秦观,字少游。在哲宗绍圣元年(1094)被贬为监处州酒税,三年徙郴州。这首词大约作于二年的春天。
16.词的上片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写景,请简要分析。
17.“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6.上片写词人看见春雨过后百花盛开,整个山间都遍布春色;听到小溪深处传出千百只黄鹂清脆的叫声,充分渲染了山中春景的优美奇丽。
17.词人在古藤浓荫下酣然入睡,置一切于不顾,表现得超脱陶醉,但实际上是一种不理世事的消极反抗,委婉含蓄地抒发了被贬的郁闷愁苦。
【解析】
试题分析:
16.本题题目要求已经明确指出手法为视听结合,因此总结答案时可以根据诗歌内容分析出什么地方是看到的景色,什么地方是听到的,最后再总结一下视听结合的好处或效果即可。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7.解答该题,应当结合诗歌的诗句中“醉卧”“不知南北”等内容和诗后注释里的秦观的生平遭遇来分析,应当从中看出作者的消极反抗以及抒情时的委婉含蓄。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