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而欲擅晋国,今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而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作祭品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材料二:管子曰:“今铁官之数(办法)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束、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辇者(制造车马的手工业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成事者,天下无有。”                            ——《管子·海王》

材料三:初税亩。初者,始也,古者什一,籍而不税。初税亩,非正也。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初税亩者,非公田之去公田,而履亩什取一也。——《谷梁传》宣公十五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在当时社会生产中出现了什么新现象?材料二中的“铁官”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初税亩,非正也”?

(3)“初税亩”的实行对促进新的生产方式产生有什么作用?

答案

(1)农业生产中牛耕出现,并开始使用铁制农具。“铁官”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各行业的人掌握和使用铁制工具。

(2)春秋以前我国的土地制度主要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国家不承认私田的合法性,也不向私田征税,因此说“非正也”。

(3)“初税亩”的实行,国家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出现了封建的剥削方式,标志着鲁国等诸侯国井田制的瓦解。

点评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而生产力的进步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土地制度的变革是其主要表现,税收制度的变革既是其表现,又推动了整个社会变革的进行,所以对这部分内容要特别注意。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理解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材料一主要叙述了牛由原来的祭品而变成了耕地的动力,材料二叙述了管仲在齐国推广铁制工具,材料三叙述了鲁国“初税亩”的基本情况。第(1)问主要是通过归纳总结材料得出答案。第(2)问是对“初税亩”的理解以及分析材料三的内容,主要考查分析能力。第(3)问需要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总结。

相关题目

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等pH值的氨水、KOH
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等pH值的氨水、KOH溶液、Ba(OH)2溶液中:c(NH4+)=c(K+)=2c(Ba2+)B.0.1 mol/L 的CH3COONa溶液中:c(CH3COO-) > c(Na+) >c(OH
如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
如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汞 原子,“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汞 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丙属于氧化物 B
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课题组老师的
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白磷在空气中只需加热到40℃便能燃烧的特性,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关于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
下列关于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生长季节长,可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参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
方程的根是(     ) A、;     B、;      C、,;   D
方程的根是(     ) A、;     B、;      C、,;   D、,.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图①分子中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2 B.图②对应的物质是单质 C.该反应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