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书 边 事 [唐]张乔 调

1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书 边 事

[唐]张乔

调角断①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流水,长愿向南流。

【注】断:占尽。

(1)这首诗描写了一种怎样景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2分)

(2)首联“调角断清秋”中的“断”字,“征人倚戍楼”中“倚”字用得好,请说明理由。(4分)

答案

(1)描写了一种和平安宁的景象,表现出诗人渴望民族团结和平的思想感情。

(2)“断”是尽或占尽的意思。这一句极写在清秋季节,万里长空,角声回荡,悦耳动听。而一个“断”字,则将角声音韵之美和音域之广传神地表现出来;次句展现“征人”与“戍楼”所组成的画面。用“倚”字,写出了征人倚楼的安闲姿态,微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神旨。(大意对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解题步骤:首先概括画面内容,然后分析情感。此诗是写作者游历边塞的所见所闻。首联写边塞军旅生活和安宁,征人安闲无事;颔联虚写昭君墓秋来依然春风吹拂,梁州边城一派日丽平和,再次伸述民族团结,边防安定;颈联极言广漠边塞无蕃兵阻扰,游客到这里观光,反复渲染和平景象。尾联抒写作者“蕃情似此水,”“长向南流”,民族团结的心愿。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诗篇一展开,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幅边塞军旅生活的安宁图景。首句“调角断清秋”,“调角”即吹角,角是古代军中乐器,相当于军号;“断”是尽或占尽的意思。这一句极写在清秋季节,万里长空,角声回荡,悦耳动听。而一个“断”字,则将角声音韵之美和音域之广传神地表现出来;“调角”与“清秋”,其韵味和色调恰到好处地融而为一,构成一个声色并茂的清幽意境。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SO2、NO2都能和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SO2、NO2都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属子酸性氧化物,Fe203、Al203属于碱性氧化物 ②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
赏析《关睢》 关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赏析《关睢》 关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
美国1787年宪法的序言只有一句话:“我们合众国人民(We the
美国1787年宪法的序言只有一句话:“我们合众国人民(We the people),为建立更完善的联盟,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结构②的存在保证
(12分)如图,三棱锥P—ABC中,△ABC是正三角形,,D为PA的
(12分)如图,三棱锥P—ABC中,△ABC是正三角形,,D为PA的中点,二面角P—AC—B为120°,PC = 2,AB=2. (Ⅰ)求证:AC⊥BD; (Ⅱ)求BD与底面ABC所成角的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换成括号内的词语后,最接近原意的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换成括号内的词语后,最接近原意的一项是(     ) A.这次夺冠可能性很大的省足球队甚负众望(深孚众望),兵败于家门,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Cl-、AO2- 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MnO4
如图,线段与相切于点,线段与相交于点,,,则的半径长
如图,线段与相切于点,线段与相交于点,,,则的半径长为          .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