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 在我国历史上,黄帝时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

在我国历史上,黄帝时代是中华文明开始大创造的时代,黄帝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黄帝崩,葬桥山”,就是今天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黄帝陵。每年清明时都会在这里进行黄帝陵祭祀。

重视祭祀祖先,这是因为古人认为祭祀祖先具有良好的社会教化功能,有助于培养社会成员的品德,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维护宗法社会的稳定。

先秦道家学派的《道德经》(《老子》)、《庄子》两部书则从反面说明了礼仪形式与天道自然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揭示了礼仪的 不足。《道德经》认为,礼仪产生于“道德”废弃以后的时代。《庄子》继承了《老子》对礼仪的观念。《庄子》记载,老子去世时,好朋友秦失来悼念,和一般人的悲哀痛哭不同,秦失是“三号而出”。有人不理解,问他。他解释说,人出生,可谓应时而生;人去世,可谓顺命而行。人只要“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哪里会有悲痛的情感呢?这说明,老子、庄子通过对自然“天道”的深刻体悟,主张在现实生活中超越礼仪形式的约束,甚至认为礼仪所表示的正常感情也不必要,一切顺其自然才好。当然老庄的看法也使得后来祭祀礼仪没有完全被神化。

这里需要指出,在我国古代,从人文角度正面肯定祭祀礼仪的意义,并且认为礼仪所表现的应当是一种人文精神,这才是占主导地位的观念。

关于古人祭祀对象的基本原则,在儒家经典——《礼记》中有清楚的表述。春秋时期出现的“三不朽”说,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有人将家族世代做官看成“死而不朽”,鲁国大夫叔孙豹不同意这个解释,按照叔孙豹的意见,官位高,俸禄多,世代为宦,都不足以不朽,只有造福后世,立德、立功、立言,才可能“虽久不废”,永垂不朽。

这里应当提到孔子的贡献。众所周知,孔子重视“礼”,特别强调“礼”必须以“仁”“爱”为基础,“礼”的实施,又是表达人本思想的“仁”“爱”情感的有效途径。比如,孔子感慨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他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人们在进行礼仪活动时,内心还应该有真实感情。在孔子看来,在各种礼仪活动中,礼品、礼仪等,都是有形的东西,真正重要的是礼仪形式所蕴涵的礼仪精神。

孟子则进一步将孔子所说的“仁”解释为人的“本心”,他认为真正的礼仪是人本心的自然流露。在政治活动中,如果不遵循礼仪原则,就是“失其本心”。又如,一个人去世后,按照古代礼仪,应该用棺椁装殓。孟子解释说,这不是为了好看,而主要是为了“尽于人心”,表达后人对死者的哀思感情。

根据孔子、孟子的观点,祭祀仪式所表达的,主要就是基于人们对生命的传承,后人对祖先的追思缅怀之情。《礼记·祭统》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者,非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这正是孔子“人而不仁如礼何”之义,也体现了孟子礼仪要“尽于人心”的意思。

充满人文精神的祭祀祖先礼仪,一直延续下来,演变成为后人祭祀黄帝的精神基础。确实,黄帝之所以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一直享受后人的祭祀,与黄帝时代取得的巨大文明成就有密切关系,与先民们所立的大功大德紧密相连,后人祭祀黄帝就是在追思他的不朽功德。                                 

 (《光明日报》2011年8月6日,有删改)

6.下列对中国古代祭祀的特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礼仪形式与天道自然之间存在矛盾,礼仪形式繁琐,违反人的自然性。

B.重视祭祀祖先,并把它作为实现社会教化,维护宗法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C.把造福后世,立德、立功、立言之人作为祭祀对象是祭祀的一个基本原则。

D.强调祭祀必须由人的内在情感作基础,礼仪要“尽于人心”,心祭重于行祭。

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远古先民祭祀黄帝,不是把黄帝当成神灵来祭祀,而是在一种庄重的仪式中,追思他如何创造文明,如何造福子孙。

B.中国古代祭祀礼仪的形式和理念,完全受到孔子和孟子的思想的影响,祭祀礼仪充分表现出儒家的传统文化精神。

C.中国古代祭祀,有着一定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祭祀不是一味祭祀鬼神,也不是一味盲目崇拜,而是有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D.中国古代祭祀活动大多是用来表达人本思想的“仁”“爱”情感的有效途径,不重礼仪形式,看重的是蕴涵的礼仪精神。

8.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庄等人对礼仪的批评,也是使得我国后来礼仪形式没有完全被神化,保留了一些理性因素的重要原因之一。

B.古代祭祀基于人们对生命的传承,对祖先的追思缅怀之情。这样,中国古代的祖先祭祀礼仪便充满了人文性。

C.今天我们应当肯定祭祀活动对人文精神的陶冶,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对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有着它独特的价值。

D.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一直享受人们的祭祀,延续至今,这为后人祭祀先祖的礼仪具有人文精神提供了精神基础。

答案

【答案】

6.A

7.C

8.D

【解析】

6.

试题分析:“礼仪形式与天道自然之间存在矛盾”说法错。文中第三段是“礼仪形式与天道自然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7.

试题分析:A从第1段和最后一段分析可以看出以后祭祀黄帝,才不是把黄帝当成神灵来祭祀。而是追思他的不朽功德;B“完全受到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影想”说法过于绝对;D从文章第6段可分析得出“不重礼仪形式”不合文意。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

试题分析:前提与结果倒置,原文是说“充满人文精神的祭祀礼仪,一直延续下来,演变成为后人祭祀黄帝的精神基础”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相关题目

鼎在商周时期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周礼记载:“天子用九
鼎在商周时期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候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石拱桥是我国传统桥梁的四大基本构型之一,其中以赵州桥
石拱桥是我国传统桥梁的四大基本构型之一,其中以赵州桥最为有名。某校物理课外小组为研究石拱桥所用石料间的相互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模型
Many businesses must have been badly influenced during that financial crisis, __
Many businesses must have been badly influenced during that financial crisis, ________?   A. haven’t they         B. didn’t they         C. must’t they           D. we
下列光学仪器,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的是(  )A.凹透镜B.
下列光学仪器,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的是(  )A.凹透镜B.平面镜C.凸透镜D.凸面镜
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溶质
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溶质的固体物质的是(    ) A.AlCl3     B.NaHCO3     C.MgSO4     D.KMnO4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城镇新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的目标。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
如图所示,一个金属薄圆盘水平放置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
如图所示,一个金属薄圆盘水平放置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下列做法中能使圆盘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圆盘绕过圆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 B.圆盘以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自身电离产生的H+、OH-,其浓度满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自身电离产生的H+、OH-,其浓度满足c(H+)・c(OH-)=10-24,该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Ba2+、Na+、Cl-、NO3-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