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扒火车

 ()文学类文本阅读(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扒火车

①父亲扒过火车,在浙赣线上。

②他扒的是拉煤的货车。火车经过车站时,父亲挑着一担米糖,身影如风,和火车进行赛跑。他的脚下,像装了风火轮一样,越跑越快。就在火车驶离站台的一瞬间,父亲纵身一跃,一手稳稳地托住肩上的担子,一手凌空攀上车门边的把手,三下两下,身手敏捷地上去了。彼时,天边夕阳正在缓缓坠落,在这个背景的衬托下,父亲站在火车顶上黝黑的剪影,伟岸,如松。

③其实,这是我理想中的父亲,和儿时连环画上的铁道游击队差不多。父亲个子瘦小,身单力薄,别说是挑一担米糖追赶火车,就是让他在平地上挑稍微重一点的担子,也是吭哧半天,举步维艰。但是,他确实扒过火车,在浙赣线上。

④我老家丰城以产煤而闻名江南,素称煤海,浙赣铁路特意在这里设了一个小站,每天挖出山一样的煤炭,从小站的煤场装运出发,过樟树,过新余,过宜春,过萍乡,一路西行到达湖南株洲,然后换火车头,转京广线南下或者北上。我的家,就在小站二十里地开外的一个小山村。

1977年冬末的黄昏,万物萧条,母亲挑着一对空箩筐,走在去镇子的路上,父亲袖着双手,缩头缩脑,亦步亦趋,跟在母亲的背影里。寒风凛冽,如刀,从平原那边一刀一刀割过来。两个人走到镇上时,又冷又饿,几乎要虚脱。母亲娘家的舅舅住在镇上,开一爿铁匠铺。母亲带着父亲在她舅舅的店里,厚着脸皮喝了两碗稀粥,仰仗舅舅担保,在镇子东边的糖坊里赊了六十斤米糖。

⑥和往年一样,母亲摸黑又送了五里路,把担子搁下,紧了紧父亲扎在破棉袄上的腰带,叮嘱道:“小心点儿,一家人能不能过个年,就看米糖能不能卖出去了,就指望你了。”黑暗中,父亲点了点头。母亲又从怀里掏出两枚煮熟的鸡蛋,放进父亲里面衬衣的口袋里,说:“明天你生日,带上吧。”父亲又是点了点头,然后在母亲的注视下,挑着六十斤米糖,一步三颤,嘴边呼呼地冒着白气,像只鸭子一样摇摇晃晃,朝煤矿火车站的方向一路歪下去。

⑦不远处的村落,隐在荒凉的山坳间,灯火稀疏,偶尔几声狗吠,在寒冬的夜空中,空荡荡地响起,空荡荡地落下。父亲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凌晨四点,终于到了煤矿火车站。偌大的车站,空荡无人,几盏昏暗的路灯,亮在半空中,异常冷清。

⑧父亲观望了一阵,然后蹲在铁路脚下,从箩筐里摸出两个用针线缝补起来的大蛇皮袋,将箩筐套在里面扎牢固,还特意在外面留了很长的麻绳。忙完这些,他爬上火车尾部的一节露天车厢,手攥住麻绳的另一头,像用水桶在井里打水一样,站在车顶边沿,将那两个大口袋吃力地拽了上去。

⑨这时,一盏马灯从扳道房里游离出来,灯光昏黄如豆。父亲忙猫腰隐在旮旯里,心里无比恐慌。那盏马灯一路逡巡,从车头到车尾,走走停停,走到父亲这边的车厢停住了,父亲听见脚底下有男人瓮声瓮气的嘀咕声:“今天老汉我六十岁生日,高兴哩,每人发六个馒头。”紧接着,车下扔上来一个塑料袋,准确无误地砸在父亲头上。父亲瞬间明白了什么,忙站起身去看——一个穿铁路制服的老人,举着马灯,左脚有些跛,已经踅回身,一高一低地朝车头摆去,不时往车厢里扔东西。

⑩原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还有一群同路人,更没想大家早已在老人的眼皮底下。父亲看着老人远去的灯光,温暖无比,他想说些“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之类的祝福话,但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父亲捏了捏自己衬衣口袋里两枚圆溜溜的熟鸡蛋,踮脚望了望老家小山村的方向,眼泪无声地涌了出来。

⑾火车是在第二天下午才出发的。火车一声长鸣,浑厚深沉,惊醒了沉睡在煤堆里的父亲。他蓬头垢面,全身黑乎乎的,像一个挖煤工。父亲探出脑壳,警觉地看了看四周。冬天的下午,没有阳光,天幕低垂,病恹恹的,满是阴霾。远处,是枯瘦的山水,空旷的田野,还有一排排光秃秃的直刺向天空的白杨树。火车过樟树,过新余,过宜春,一路呼啸,向西驶去。火车头喷出的一团团白雾,在暗哑的黄昏里,炊烟一样袅袅升起,把父亲看得如痴如醉。

⑿父亲心想,家里该喂猪打潲,做晚饭了。

                                                   (取材于夏阳的同名小说)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活中的父亲跟连环画上的铁道游击队队员差不多,擅长奔跑、跳跃,攀爬火车时身影如风,动作敏捷。

B.母亲娘家的舅舅生活宽裕,但不愿招待亲戚,父母只能厚着脸皮喝了两碗稀粥,这反映出贫困年代亲情的淡薄。

C.母亲精明强干,勤俭持家,小说以母亲这一形象衬托父亲形象,说明贫苦生活能使人由懦弱变为坚强。

D.小说选取冬末的黄昏、夜晚、下午等三个时间点展开叙事,并分别穿插环境描写,使父亲这一形象丰满,富有感染力。

8.在第⑩段中,火车出发前,父亲的眼泪 “无声地涌了出来”,而在第11段中,火车出发后,父亲又“如痴如醉”。这是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6分)

9.小说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案

7.D  【解析】A项应是想象中的父亲;B项文中无据;C项不构成衬托关系)(3分)

8.火车出发前,父亲“捏了捏两枚熟鸡蛋,踮脚望了望老家小山村的方向”,(1分)这两个动作暗示出,父亲想起了家,想起了妻子及自己的生日,(1分)浓浓的亲情感动着他,过日子的艰辛考验着他,种种复杂的情感使他的眼泪“无声地涌了出来”。(1分)

而火车的出发,意味着“卖米糖”的希望就要实现,一家人就会有饭吃,就能过个年,(1分)于是心情舒畅,(1分)看着火车头喷出烟雾“如痴如醉”。(1分)

意思对即可。

9.①体质较差。“个子瘦小”“身单力薄”“挑稍微重一点的担子,也是吭哧半天,举步维艰”等。

②懦弱胆小。跟在母亲身后,缩头缩脑,亦步亦趋等。

③懦弱中有着坚强。虽体质差,胆子小,但为了一家人的生活而敢于扒火车卖米糖。

④感情丰富。对穿铁路制服的老人充满感激之情,对家庭亲情有着充分的体验,对困苦生活有着辛酸之感等。(5分)

【评分标准】共4个要点,答及11分,22分,33,45分。答满4点即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题目

已知函数f(x)=﹣,(x∈R),其中m>0 (Ⅰ)当m=2时,求曲
已知函数f(x)=﹣,(x∈R),其中m>0 (Ⅰ)当m=2时,求曲线y=f(x)在点(3,f(3))处的切线的方程; (Ⅱ)若f(x)在()上存在单调递增区间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温家宝在会见安南特使时指出:当务之急是保障叙利亚平民的生命安全,各方要立即停止
武汉市委、市政府将2010年确定为“全市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年
武汉市委、市政府将2010年确定为“全市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年”,组织开展一系列大规模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活动。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
读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等压线P的值为_____
读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等压线P的值为____________,C处是_____风。 (2)形成A、B两处气压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3)C、D两处风在成因上的差异
62. Instead of answering, she merely smiled.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st exp
62. Instead of answering, she merely smiled.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st explain the meaning of the underlined word? A. only                  B. barely               C
Even if you come here         times,I don’t let you go. A.a great deal
Even if you come here         times,I don’t let you go. A.a great deal B.a great deal of C.a great many D.a great many of
方程表示一个圆,则的取值范围是           .
方程表示一个圆,则的取值范围是           .
(10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
(10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开始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