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①久,何年致此身?

注释:①郊扉:郊居。

17.诗歌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概括。(3分)

18.本诗的五、六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3分)

答案

17.描写了一幅秋天凄凉冷清的画面:秋雨之后,黄叶片片飘落;寒意阵阵,寄居孤寺的旅人独对孤灯。表达了作者羁留异地的思乡之情和孤独寂寞之感。

18.(3分)衬托(反衬)手法。(1分)第五句以动衬静,以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响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1分)第六句以“野僧”邻居来衬托自己的孤单。(1分)

【解析】

17.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先抓住主要景物,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由“落叶”“他乡”“寒灯”“独”可体会出颔联渲染了一种凄凉冷清的意境,故可从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孤独寂寞之感角度作答。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8.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可结合着常见的诗歌表现手法,结合着具体诗句及关键词分析,“滴”表现出了露珠滴落的动态,衬托出了空园环境的寂静;由“野僧”邻居,联系“孤壁”可体会出这是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来反衬自己的孤单。综合起来概括作答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
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度为1mol・L-1・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A.0.5mol
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
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A.树叶的实像       
甲国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5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
甲国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5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8万亿元,这时货币的贬值幅
议会制是资本主义各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形式。下列说法不正
议会制是资本主义各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形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政体在英国的确立 B.1787年宪法的颁布标志
如果数据的平均数是,方差是,则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如果数据的平均数是,方差是,则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A、和S                        B、和4 C、和                   D、
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
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
有“东方瑞士”之称的克什米尔地区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二战
有“东方瑞士”之称的克什米尔地区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二战以来争斗最激烈的地区,致使两国关系一直紧张的历史源于A.美、俄两国为争夺霸权而各自支
下列选项中能发生反应,且甲组为取代反应,乙组为加成反
下列选项中能发生反应,且甲组为取代反应,乙组为加成反应的是 ( )。 甲乙 A苯与溴水乙烯与水制乙醇(催化剂) B油脂水解(催化剂、加热)苯与氢气(催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