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请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请回答:

1)从组成角度看:氯化钠是由   组成.

2)从微粒角度看:氯化钠是由   构成(用微粒符号表示).

3)从制备角度看:将海水进行   可得到粗盐.除去粗盐中含有的SO42Ca2+Mg2+等杂质,常加入过量的①Na2CO3溶液、②BaCI2溶液、③NaOH溶液,三种试剂的加入顺序为   (填序号).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液能生成氯化钠,工业上不用此反应制备氯化钠的原因是  

4)从变化角度看:将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能生成一种碱、氢气和氯气(CI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中化学反应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另一类是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没有改变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判断上述反应的类型为  

答案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盐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1)根据氯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进行解答;

2)根据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进行解答;

3)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NaOH溶液除镁离子、BaCI2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而Na2CO3溶液为了除去钙离子以及过量的钡离子进行解答;

4)根据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进行解答.

【解答】解:(1)从组成角度看氯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故填:钠元素和氯元素;

2)从微粒角度看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填:Na+Cl

3)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所以从制备角度看:将海水进行蒸发结晶可得到粗盐;NaOH溶液除镁离子、BaCI2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而Na2CO3溶液为了除去钙离子以及过量的钡离子,所以常加入过量的①Na2CO3溶液、②BaCI2溶液、③NaOH溶液,三种试剂的加入顺序为②③①③②①②①③;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液能生成氯化钠,工业上不用此反应制备氯化钠的原因是碳酸钠、盐酸的成本比氯化钠高;故填:蒸发结晶;②③①③②①②①③;碳酸钠、盐酸的成本比氯化钠高;

4)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Cl2↑+H2↑+2NaOH,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而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填:2NaCl+2H2OCl2↑+H2↑+2NaOH;氧化还原反应.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

相关题目

已知命题:“若,则二次方程没有实根”.(1)写出命题的
已知命题:“若,则二次方程没有实根”.(1)写出命题的否命题;(2)判断命题的否命题的真假,并证明你的结论.
下列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
下列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超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    
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           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 
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1s内位移为4m,则物
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1s内位移为4m,则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m/s2,第1s末的速度为________m/s,前2s内通过的位移为_________m 
已知函数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    (Ⅰ)求函数的解析式;
已知函数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    (Ⅰ)求函数的解析式;    (Ⅱ)在中,角的对边分别是, 若,求的取值范围.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C.某元素的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
物质的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操作,也是化工生产及
物质的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操作,也是化工生产及物质制备中的主要环节。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乙酸乙醋中混有乙酸,可选用饱和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2kg、m2 =3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2kg、m2 =3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它们用轻质弹簧秤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 = 30 N、F2 = 20 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