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A中反应开始时,弹簧夹C处于打开状态。一段时间后,关闭C,装置A中仍在反应。过一会儿,观察到装置A中液体通过长导管进入装置B,装置B中出现白色沉淀,装置A中液体能进入装置B的原因: ▲ ,装置B中出现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小组同学探究反应后装置B中的溶液的溶质成分。
【提出问题】反应后装置B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1:NaCl、HCl; 猜想2:NaCl、CaCl2;
猜想3:NaCl、NaOH; 猜想4:NaCl、NaOH、Na2CO3.
【交流讨论】经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 ▲ 一定不合理。理由是 ▲ 。
【实验探究】将反应后装置B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取少量滤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向滤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则猜想 ▲ 不正确。
实验2:(在下表中横线A、B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实验操作 | 先向滤液中加入 A 溶液 | 然后再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实验现象 | 出现白色沉淀 | B |
实验结论 | 猜想4正确 |
【反思评价】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经过交流与讨论后认为:探究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时,不仅要考虑生成物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