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材料   苏云金芽孢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菌体内一端形成

(8分)材料   苏云金芽孢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菌体内一端形成芽孢,另一端形成一种被称为伴孢晶体的蛋白质晶体。菌体破裂后释放出芽孢和伴孢晶体,伴孢晶体本身并无毒性,是毒素的前体。当昆虫吞食伴孢晶体后,在肠道内碱性环境条件和特定的蛋白酶的作用下,伴孢晶体变成毒素分子,能使小肠上皮细胞萎缩退化,昆虫停食,最后脱水死亡。科学家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的这个特性,在实验室大量培养,制成生物农药,洒在农作物上,让害虫吃后中毒死亡。或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把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转到农作物体内,培育出抗虫品种。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切断a处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 ,切断b处的酶是             ______。
(2)作为目的基因载体的细菌质粒往往要带有一个抗生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是否表达,最简便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转到农作物体内后,也能产生伴孢晶体蛋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转基因工程改良动植物品种,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大面积种植抗虫棉对该地区生态平衡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答案


28.(8分,每空1分)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解旋酶 (2)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
(3)检测棉花是否有抗虫的性状(或检测棉花细胞中是否有抗虫基因所表达的蛋白质)
(4)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5)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6)①破坏食物链;  ②影响生物多样性等解析:

相关题目

一次函数y1=kx+b与y2=x+a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①k<0;②a
一次函数y1=kx+b与y2=x+a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①k<0;②a>0;③当x<3时,y1<y2中,正确的个数是(      )     A.0       B.1         C
点P(5a+1,12a)在圆(x-1)2+y2=1的内部,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
点P(5a+1,12a)在圆(x-1)2+y2=1的内部,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1                                                          B.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A.将20g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A.将20g Na2CO3溶于80g水中制得20%的Na2CO3溶液 B.用托盘天平称量8.75g食盐 C.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
14.(2012·湖南十二校联考)下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
14.(2012·湖南十二校联考)下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物群落,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
在一定温度下,某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
在一定温度下,某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s)+H2O(g)CO(g)+H2(g)。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上述可逆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 A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狭隘(ài)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狭隘(ài)     胆怯(qiè)    修葺(qì)     闲情逸致(yì) B.隔阂(hé)     应酬(yìnɡ)   自
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
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 正向为放热反应,第2 min时只改变一个条件,反应情况如下表: 时间c(CO)/mol·L-1C(H2)/mol·L-1c(
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I _____ abroad.     A. have been         
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I _____ abroad.     A. have been              B. was   B. will have been          D. am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