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艺术的产业化,指的是文化创意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艺术的产业化,指的是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与产业的结合,使原本只是由少数人创造,供少数人欣赏的高雅艺术,被面向大众的,与新媒介和市场结合的,进行着大规模生产和复制的文化创意产业所取代。艺术曾被赋予神圣的色彩,成为大写字母A开头的Art。艺术家和诗人是与普通人不一样的人,他们是古代祭司的后裔。到了18世纪的欧洲,艺术被看成是一种区别于工艺的、高雅的活动。艺术是美的,工艺是实用的。通过接纳诗歌、音乐和绘画,并经由音乐延伸到舞蹈,经由绘画延伸到雕塑,形成了现代艺术体系,由此将工匠的制作活动,以及此后的机器生产都排除在外。

这种现象到了20世纪就受到了挑战。覆盖在艺术之上的一层神圣外衣被揭开,艺术不过是一种生产而已。当大规模生产的艺术品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时,艺术就进入到了新的生存环境之中。艺术家原本需要先让所写的内容打动自身,创作出发自心灵的作品,然后才能打动观众。现在,如何打动观众的秘诀似乎已经被揭示。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者所要做的,只是像配药一样,选取必要的要素,辅以科学配方,观众就必然被逗弄得乐不可支,涕泗满面,伤心欲绝。既然掌握了规律,大规模生产就有了可能。在可以化学合成催笑剂和催泪弹时,让人发笑和掉泪就变成很简单的事了。

当艺术生产成为生产之时,艺术存在的古典形式就遇到了危机。艺术不再是独创的,独一无二的,让接受者感受到艺术家作为个人在劳作,并留下了心灵表现和身体劳作痕迹的东西。相反,艺术是一种设计并生产出来,要刺激作为消费者的观众,并在他们身上产生某种反应的物体。这种刺激,当然是感性的刺激。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感性的洪流,造就了感性的世界。

消费主义带来的另一种倾向,是产业的艺术化。市场竞争对于商品生产来说,所带来的当然是好事。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商品短缺,商店买不到东西,顾客是被施舍的对象而非被尊重的上帝,持币者没有尊严。后来,由于市场竞争,有了价廉物美的商品,有了良好的服务态度,持币者有尊严了,有钱就会有物,卖东西的人要争着用物去换钱。市场改革给人们的好处,人人都能体会到。

只有市场才能带来价廉物美。价廉物美之“美”究竟指什么?本来当然既指质量好,又指外观好看,并且主要指质量好。但当质量普遍得到了提高,已不再是一个问题之时,外观就变得特别重要了。于是,在众多的产品中,有炫目的外观,突出的造型,就有更多在竞争中取胜的机会。物美之“美”的含义,在从“好”向“好看”的方向滑动。

市场的巨大力量,促使整个世界都在感性化。美的日用品、美的居室、美的环境,以至美的世界,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外观所包围的世界之中。在这样的世界中,艺术要做什么?美学要做什么?这倒反而成了一个问题。

(摘编自高建平《艺术的定义及其意义》)

6.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雅艺术原本只是由少数人创作并提供给少数人欣赏的,与新媒介和市场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则面向大众,进行大规模生产和复制,将艺术产业化。

B. 艺术曾被赋予神圣的色彩,和普通人不一样的诗人和艺术家是古代祭司的后裔;18世纪的欧洲,艺术被看成一种区别于工艺的高雅活动。

C. 工艺是实用的,现代艺术体系形成之后,工匠的制作活动和此后的机器生产都被排除在艺术活动之外,这种现象到了20世纪就受到了挑战。

D. 艺术不过是一种生产,它身上的神圣色彩被抹去后,就进入到了新的生存环境之中,使大规模生产的艺术品能带给人美的享受。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艺术产业化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者像配药一样,选取必要的要素,辅以科学配方,让人发笑和掉泪就变成很简单的事。

B. 当艺术生产成为生产之时,由此产生的艺术刺激了作为消费者的感性的观众,形成了感性的洪流,造就了感性的文化创意产业。

C.市场改革给人们带来了好处:由于市场竞争,不像计划经济时代,顾客是被施舍的对象,作为持币者的顾客有了尊严,卖家争着用物去换钱。

D.价廉物美,只有市场才能带来,在普遍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物美价廉之“美”更重要的是指外观之美,美的含义在向“好看”的方向伸展。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现代艺术体系的形成经历了接纳诗歌、音乐和绘画,并经由音乐和绘画分别延伸到舞蹈和雕塑的过程,因而雕塑属于现代艺术,它是美的。

B. 艺术家要想打动观众,他原本需要创作出发自心灵的作品打动自身,现如今艺术家怎样打动观众的秘诀其实已经被揭示。

C.古典形式的艺术,是让接受者感受到艺术家作为个人在劳作,并留下心灵表现和身体劳作痕迹的东西,它是独创的,独一无二的。

D.日用品、居室和环境乃至世界的美,都体现在外观上;作者认为在这样的世界中,艺术和美学要做的就是让整个世界都在感性化。

答案

6.D

7.B

8.D

【解析】

试题分析:

6.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读后可知,答题区间在第二段“当大规模生产的艺术品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时,艺术就进入到了新的生存环境之中”,所以D项,“艺术进入新的生存环境之中”是“当大规模生产的艺术品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时”。属于弄错条件,所以选D。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论述类的选择题往往侧重考查对文章局部内容的理解,而在对文章局部内容叙述时,命题者往往会设置夸大其词、偷换概念、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弄错条件、断章取义、弄错时态模态、以偏概全、遗漏信息、答非所问等陷阱,熟悉这些陷阱的特征,往往能够又快又准确的判断出选项的说法正确与否。例如选D就犯了弄错条件的错误。

7.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的内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B项,原文是“感性的刺激”,并非 “感性的观众”,且并不是“造就了感性的文化创意产业”。所以选B。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此类题一般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例如本题选项B就属于偷换概念的错误。

8.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D项,原文作者提出疑问,并没有明确回答。所以选D。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回答本题,先在文中分别找到备选项内容的对应语段,采用比对方法,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例如本题选项D就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

相关题目

32. I suggested that they set off early to avoid (避开) the traffic jam, _____
32. I suggested that they set off early to avoid (避开) the traffic jam, ____________ no one responded. A. on which    B. to which  C. about which       D. for which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后,恩格斯指出:“在资产阶级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后,恩格斯指出:“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
To support the recent Earth Day, a small group of HELP University College studen
To support the recent Earth Day, a small group of HELP University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GreensClub, a nature society, did their bit for the hard situation of an unlikelymistreated group: sharks (
已知A为黑色粉末,B为红棕色物质,A、B、C、D、E五种物质间
已知A为黑色粉末,B为红棕色物质,A、B、C、D、E五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B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
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等有关 B.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In some places women are expected to earn money       men work at home and
In some places women are expected to earn money       men work at home and raise their children. A.but             B.while                  C.because      
“大兴安岭,雪花飘飘;长江两岸,柳树发芽;海南岛上,
“大兴安岭,雪花飘飘;长江两岸,柳树发芽;海南岛上,鲜花盛开。”这是对王先生在外出差一周时间内拍下的三张景观照片的描写。景观差异如此
(6分)某展览大厅有3个入口和2个出口,其示意图如下.参
(6分)某展览大厅有3个入口和2个出口,其示意图如下.参观者从任意一个入口进入,参观结束后从任意一个出口离开.(1)小明从进入到离开,对于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