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1)现有 a.氧气; b.干冰; c.盐酸; d.熟石灰; e.硝酸钾; f.甲烷六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可用作复合肥的是 .
②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③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④属于有机物的是 .
(2)能源、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①生活中人们常使用的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产生的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 ,破坏环境.
②倡导“低碳”生活,保护环境,下列举措能达到“低碳”目的是 .
A.提倡使用节能灯
B.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
C.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能源
D.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出行
(3)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在该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中甲与乙的个数比是 .
【考点】9J: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6R:二氧化碳的用途;94: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9C: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AC: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B3: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分析】(1)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硝酸钾含钾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料;干冰升华吸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熟石灰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
(2)①根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重要物质进行分析;
②提倡低碳经济的措施有:提倡使用节能灯;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能源;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出行等;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不能达到“低碳”目的;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
【解答】解:(1)①硝酸钾含钾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料;
②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③熟石灰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④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2)①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产生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破坏环境;
②提倡低碳经济的措施有:提倡使用节能灯;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能源;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出行等;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不能达到“低碳”目的;
(3)根据图示信息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3O2
2CO2+2H2O.由此可知甲和乙在反应中的分子个数比为1:3;
故答案为:(1)①e;②b;③d;④f;(2)①酸雨;②ACD;(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