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者曰:“古之知道者曰先生,何也?”曰:“犹言‘先醒'也。”世主有先生者,有后生者,有不生者。昔者楚庄王谋事而当,居有忧色。申公巫臣问曰:“王何为有忧也?”庄王曰:“吾闻诸侯之德,能自取师者王,能自取友者霸,而与居不若其身者亡。以寡人之不肖也,诸大夫之论莫有及于寡人,是以忧也。”庄王之德宜君人,威服诸侯,曰犹恐惧,思索贤佐,此其先生者也。
昔者宋昭公出亡,谓其御曰:“吾知所以亡矣。”御者曰:“何哉?”昭公曰:“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数十人,无不曰:吾君,丽者也;吾发言动事,朝臣数百人,无不曰:吾君,圣者也。吾外内不见吾过失,是以亡也。”于是改操易行,安义行道,不出二年,而美闻于宋。宋人迎而复之,谥为昭。此其后生者也。
昔者郭君出郭,谓其御曰:“吾渴,欲饮。”御者进清酒。曰:“吾饥,欲食。”御者进干脯梁糗。曰:“何备也?”御者曰:“臣储之。”曰:“奚储之?”御者曰:“为君之出亡而道饥渴也。”曰:“子知吾且亡乎?”御者曰:“然。”曰:“何以不谏也?”御者曰:“君喜道谀而恶至言,臣欲进谏,恐先郭亡,是以不谏也。”郭君作色而怒曰:“吾所以亡者诚何哉?”御者转其辞曰:“君之所以亡者太贤。”曰:“夫贤者所以不为存而亡者,何也?”御曰:“天下无贤而君独贤,是以亡也。”伏轼而叹曰:“嗟乎!夫贤人如此苦乎?”于是身倦力解,枕御膝而卧。御自易以块,疏行而去。身死中野,为虎狼所食。此其不生者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昔者楚庄王谋事而当(适合,恰当) B.宋人迎而复之(使……复位)
C.曰:“何备也!”(准备) D.御自易以块(替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寡人之不肖也,诸大夫之论,莫有及于寡人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B.昔者宋昭公出亡 古之学者必有师
C.不出二年,而美闻于宋 长沮、桀溺耦而耕
D.子知吾且亡乎 若属皆且为所虏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诸大夫之论,莫有及于寡人,(寡人)是以忧也。
B.天下元贤而君独贤,(国)是以亡也。
C.曰:“何不以(之)谏也?”
D.臣欲进谏,恐先(于)郭亡,是以不谏也。
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世主属于“生者”的一组是( )
①昔者楚庄王谋事而当,居有忧色。②庄王之德宜君人,威服诸侯。③吾外内不见吾过失,是以亡也。
④宋人迎而复之,溢为昭。⑤御转其辞曰:“君之所以亡者太贤。”⑥伏轼而叹曰:“磋乎!夫贤人如此苦乎?”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②④⑥
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庄王德行威望都很高,但还忧心忡仲,根本原因是诸大夫的见解不如自己高明。
B.宋昭公在悟出自己出亡的原因之后,改操易行,安义行道,得以扬美名于宋。
C.郭君终未被御者点醒,穷途末路还陶醉在“独贤”的光环中,慨叹作贤者的不易。
D.本文用三个故事形象地诠释了“先生者”“后生者”“不生者”的区别,令人警醒。
6.翻译下面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士君子之所能不能为: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故①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是以②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
①: 。
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