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吉野作造从1906年起住在天津,担任袁世凯长子袁克定的家庭教师。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后,吉野认为日本人应对中国持有“同情与尊敬”的态度,并加深了对中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关注。1916年,吉野作造发表文章,提出中国和日本都是资本主义后进国家,一定要引进民主主义。五四运动爆发后,他请求外务省保护被捕的中国留学生,并为了释放留学生而四处奔走。他还将大学工资和稿费等收入,拿出相当一部分资助中国留学生的生活。
(1)根据材料,概括吉野作造对中日关系作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吉野作造上述做法的原因。
(1)贡献:倡导中日友好;主张民主主义;解救被捕中国留学生;资助留学生生活;倡导言论自由。
(2)原因:长期居住并关注中国,对中国了解较深;民主主义者的政治立场;和中国留学生交往频繁,同情他们的处境,理解他们的诉求。
【解析】
(1)贡献:由材料“吉野认为日本人应对中国持有“同情与尊敬”的态度,并加深了对中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关注”可归纳为倡导中日友好;由材料“提出中国和日本都是资本主义后进国家,一定要引进民主主义”可归纳为主张民主主义;由材料“五四运动爆发后,他请求外务省保护被捕的中国留学生,并为了释放留学生而四处奔走”可归纳为解救被捕中国留学生;由材料“他还将大学工资和稿费等收入,拿出相当一部分资助中国留学生的生活”可归纳为资助留学生生活;由吉野作造发表言论或文章的背景可知其倡导言论自由。
(2)原因:可从人物的立场、生活经历、人物个性等方面分析原因,在立场上由吉野作造主张民主主义可知,其是民主主义者;生活经历上由材料“吉野作造从1906年起住在天津”“并加深了对中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关注” 可知,其长期居住并关注中国,对中国了解较深;人物个性上由材料“对中国持有“同情与尊敬”的态度”和对中国留学生的帮助,可知吉野作造是个充满人文情怀的人,其和中国留学生交往频繁,同情他们的处境,理解他们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