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蔡元培: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 1916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蔡元培: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

1916年,蔡元培应教育总长范源濂的电报回国。这位他当年的旧部言辞恳切:“国事渐平,教育宜急。现以首都最高学府尤赖大贤主宰……”当时的北大还是老样子,是个“臭虫窝”、“大染缸”。对于北大这种状态,几任校长都无能为力。或许是“国事渐平,教育宜急”打动了蔡元培,这与他这么多年来教育救国的奋斗历程不谋而合。

1917年1月4日,蔡元培踏入北大。从此,北大这一潭死水掀起大波澜。蔡元培开始了他一生最为辉煌和伟大的教育改革。先生在此,北大重生。他广延积学与热心的教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术为天责的前提下,他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随后,陈独秀来了,胡适来了,梁漱溟来了……一时间,北京大学集合了当时最优秀的学术头脑。

蔡元培留学德国,发现德国的大学管理十分民主,而且,他发现学校不会因为校长的去留而出现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大的波动,因为学校是由教授来管理的,校长和各学科长由教授会公选出来。

早在1912年,蔡元培起草颁布的《大学令》中就提出教授治校的相关内容,如第十六条提出:“大学设评议会,以各科学长及各科教授互选若干人为会员,大学校长可随时召集评议会,自为议长。”

蔡元培来到北大当校长时,北大仍没有评议会,因为当时的教育部始终不允许成立。这次蔡元培据理力争,得到当局的同意.在北大的第一年,蔡元培就制定了《北京大学评议会规则》,组建了大学评议会,作为学校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以让更多的教授议决立法方面的事。随后,北大评议会决定在北大各学科(系)设立教授会,规划各学科的工作。

从此,旧北大官僚衙门般的管理体制被教授治校的体制取代。经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的洗礼,北京大学脱胎换骨。蔡元培被誉为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

蔡元培成功地革新了北大,他的办学理念深得高等教育界的认同和效仿。蔡元培之后的北大校长蒋梦麟,在任期间始终奉行蔡先生的办学理念和主张。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抗战后期筹划复校时重温蔡元培的经验,刻意模仿。

直至今日,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往事仍被反复提起,后人渴望予以复制甚至超越,但人们往往失望地发现,有很多无法复制的东西,比如先生的人格魅力。

他是一位谦谦君子,但仍时有金刚怒目的一面,1922年1 0月,北大发生了“讲义风潮”,蔡元培的校长室外聚集了几百名学生,起哄呐喊,要求废除收取讲义费的决定。蔡元培对学生破坏纪律十分生气,他向学生吼道,“我跟你们决斗”,直到逼得学生慢慢散去。

更多时候,先生是个“老好人”,冯友兰、罗家伦在回忆文章中多次提到聆听先生的教诲时如沐春风的感觉.蔡元培经常写介绍信,哪怕只有一面之缘,只要有一技之长无不相助,其提携后辈之心让人为之动容。

在混乱的民国时代,争名逐利、爱财弄权是时代的底色.蔡元培是开国功臣,是教育总长,是北大校长,是中央研究院院长,足可谓位高权重,但大先生蔡元培竟没有自己的房子。

从绍兴山阴县笔飞弄走出来,求学、入仕、从教、革命、游学,到回到教育,蔡元培怀着救治病中之家国的热切,努力培养大写的人,为时代营造风气。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相关链接:  

①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教育领域。孙中山先生也从北大改革中受到巨大启发,认识到思想学术带动社会政治变革的内在规律,于是他后来大力改组国民党,采取切实举措,为国民党注入了新的活力.可见,北大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改革影响到中国社会层面的变化。(摘自《我们怎样才能更靠近蔡元培》)

②在北大改革中,祖父遵循“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他主张,“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迭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任他们自由发展”。为了扭转北大的学术风气,祖父凭借其渊博的学识,融合中西文化的眼界,以兼容并包的用人方针,使北大聚拢了一批学有专长的教授。(摘自蔡磊珂《我是祖父的追随者》)

1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蔡元培一直渴望“教育救国”。1916年,教育总长范源濂邀请蔡元培回国主持北大,这与蔡元培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欣然应邀。

 B.蔡元培努力改革学校的管理方式。他起草《大学令》提出设立大学评议会;任职北大时,不顾教育部反对,组建了大学评议会。

 C.在北大改革中,蔡元培主张的开放、包容,并非没有限制。各种学派首先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才听任它们自由发展。

 D.蔡元培治理北大,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他借鉴德国民主管理大学的经验,由教授管理学校,大学评议会规划各学科的工作。

 E.他是一位谦谦君子,但在处理特殊情况时,也有自己的底线。他面对不守纪律的学生,毫不退缩,最终使“讲义风潮”平息。

14.文中说“先生在此,北大重生”,请简要概括蔡元培是如何使北大获得“重生”的。

15.为什么说蔡元培在北大的改革“引领时代风气”?请结合材料,简述其原因。

16.蔡元培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3.C  E (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

14.①在师资方面,延揽积学与热心的教员;②在治校理念上,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③在管理方式上,推行教授治校。

15.①蔡元培通过改革,改变旧北大官僚衙门般的管理体制,使北京大学脱胎换骨;②蔡元培的办学理念深得高等教育界的认同和效仿;③北大的改革影响到中国社会层面的变化。

16.①心系国家,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归国主政北大;②坚守原则,斥退不守纪律的学生;③热心提携后辈,经常写介绍信推荐人才;④淡泊名利,身在高位却没有自己的房产。(

【解析】

13.

试题分析:A项,偷换概念。蔡元培的想法是“教育救国”而不是主持北大。B项,“不顾教育部反对”错。D项,“大学评议会规划各学科的工作”错。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把握文章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

试题分析:本题可从师资方面、治校理念和管理方式三个方面来蔡元培是如何使北大获得“重生”的。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5.

试题分析:本题的答案区间在文章的中后部分,可分三点来概括其在三个方面“引领时代风气”。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6.

试题分析:这实际是是一道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题目,此类有关人物形象的分析题,在分析时,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此题可以从原文中找出有关语段,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把人物性格展现出来。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相关题目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与通项an之间满足a1=1,Sn=n2an,求an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与通项an之间满足a1=1,Sn=n2an,求an.   
原电池与电解池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有关判
原电池与电解池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A.装置①研究的是金属的吸氧腐蚀, Fe上的反应为Fe-2e===Fe2+ B.装置②
“末位数字是0或5的整数能被5整除”的否定形式是       
“末位数字是0或5的整数能被5整除”的否定形式是                                      否命题是                       
质量M=6.0×103kg的客机,从静止开始沿平直的跑道滑行,当滑
质量M=6.0×103kg的客机,从静止开始沿平直的跑道滑行,当滑行距离S = 7.2×102 m时,达到起飞速度ν=60m/s.(1)起飞时飞机的动能多大?(2)若不计滑
在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同温度、
在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同温度、同体积的N2和O2             B.同质量、不同体积的N2和COC.同压强、同体积的N2和CO  
野炊时把柴禾架空一些,以便柴禾燃烧的更旺.其原理是(
野炊时把柴禾架空一些,以便柴禾燃烧的更旺.其原理是( )A. 加快柴禾散热的速度 B. 增加集聚的热量C. 降低柴禾的着火点 D. 增大柴禾与空气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校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校对/校正 角逐/钩心斗角参加/参差不齐 B.湖泊/淡泊    铜臭/乳臭未干     毒蛇/虚与委蛇
“There’s coffee and tea; you can have _______.” “Thanks.” A. either 
“There’s coffee and tea; you can have _______.” “Thanks.” A. either  B. each  C. one     D. it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