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早晴至报恩山寺 文与可 山石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早晴至报恩山寺

文与可

山石巉巉磴道微,拂松穿竹露沾衣。

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

大麦未收治圃晚,小蚕犹卧斫桑稀。

暮烟已合牛羊下,信马林间步月归。

【注】①磴:石级。

20.请结合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分析诗人是如何写景的。(6分)

                                                                                                                

2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答案

【答案】

20.两联的景色描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2分)颔联描写远处水上,烟雾散开,双鸥落下,日光照到高林,雉鸟飞起的动态画面。(1分)颈联描绘的则是一幅大麦满园、近处蚕卧桑叶的静态画面。(1分)这两联既有自然风光又有乡村淳朴的风情,很有画面感的呈现了乡村清新开阔的景象。(2分)

21.本首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喜悦的心情(2分)。首联诗人清晨沿着山路拂松穿竹,不畏露水打湿了衣裳,可见其闲适、恬淡之情;(1分)颔联和颈联写清新明丽的山林乡村景色,可见其对这样景象的喜爱,内心的喜悦之情;(1分)尾联写在村庄的晚景中,诗人踏着月色信步回到住处,更见其闲适。(1分)

【解析】

2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题干要求明确是如何写景的,因此答题时就可想到动静结合,远近、色彩、上下等写景角度,然后根据诗句内容对号入座。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句感情的把握。根据题目“早晴至报恩山寺”中的“早晴”与最后“信马林间步月归”中的“信”(此处应是随意的意思)字,就可揣摩出诗人闲适、恬淡、喜悦的心情。具体答题时应先概括,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解答时应注意既要有情景的分析,更要有概括感情的术语,像伤感、厌倦这样的关键词。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云南是个多民族省份,使用着26种语言、22种文字,然而,当
云南是个多民族省份,使用着26种语言、22种文字,然而,当前云南省的很多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正面临着消亡的危险。为了抢救和推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
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细胞分化形成的细胞直接形成器官,可供器官移植用 B.原癌基因只存在于癌细胞中 C.若培
More and more US students begin to learn Chinese at school ___________ it is ver
More and more US students begin to learn Chinese at school ___________ it is very difficult. A. so                     B. before               C. until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 A.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 A.                        B.          C.                       D.
在下面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给“肥皂剧”下一个定义,不
在下面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给“肥皂剧”下一个定义,不超过 50个字。     肥皂剧是从英语传至中文的外来词,本来是适应家庭妇女一边做家务、一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安祥 变本加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安祥 变本加厉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B.斑驳 抵掌而谈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C.竞赛 事过境迁 失之东隅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
已知=3,=2,且ab<0,则a—b=              。 
已知=3,=2,且ab<0,则a—b=              。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