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镇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训练语感(节选) 叶圣

2019·镇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训练语感(节选)

叶圣陶

①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

②夏丏尊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讲到语感,有下面的一节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

③夏先生这篇文章提及的那些例子,如果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④譬如作者在作品中描写一个人从事劳动,末了说那个人“感到了健康的疲倦”,这是很生动很实感的说法。但是语感欠锐敏的人就不觉得这个说法的有味,他想:“疲倦就疲倦了,为什么加上‘健康的’这个形容词呢?难道疲倦还有健康和不健康的分别吗?”另外一个读者却不然了,他自己有过劳动的经验,觉得劳动后的疲倦确然和一味懒散所感到的疲倦不同;一是发皇的、兴奋的,一是萎缩的、萎靡的,前者虽然疲倦但有快感,后者却使四肢百骸都像销溶了那样地不舒服。现在看见作者写着“健康的疲倦”,不由得拍手称赏,以为“健康的”这个形容词真有分寸,真不可少,这当儿的疲倦必须称为“健康的疲倦”,才传达出那个人的实感,才引得起读者经历过的同样的实感。

⑤这另外一个读者自然是语感锐敏的人了。他的语感为什么会锐敏?就在乎他有深切的生活经验,他知道同样叫做疲倦的有性质上的差别,他知道劳动后的疲倦怎样适合于“健康的”这个形容词。

⑥看了上面的例子,可见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好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选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有改动)

1. 在如何训练语感方面,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 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

3. 作者对如何训练语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请结合加点的字回答问题。

1)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

——萧红《呼兰河传》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答案

1.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解析】此题考查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主要观点就是作者的主张,就是议论的中心,训练语感的目的是具备锐敏的语感,从“可见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中可知,要与生活经验联系是中心论点。

2.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论证了“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解析】此题考查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题干明确是第④段,阅读第④段,找出相关语句,“譬如作者在作品中描写一个人从事劳动”中的“譬如”就是举例,“语感欠锐敏的人”“另外一个读者却不然了”写了两个人不同的感觉,形成对比,由此可知本段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论证的观点可以从列举的事例中感知,一般在举例上或举例后找论点,作者举例的是作品中的人和事,就是讨论如何鉴赏作品,由此找到“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这一个观点。

3.1)(榆树怎么会“啸”呢?“冒烟”是怎么回事?)

大风吹在榆树上,发出响声。雨打树叶,腾起雨雾,就像烟一样。

【解析】此题考查重点词语的理解。答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榆树被大风吹起,用“啸”说明风比较大,更富有拟人化,“冒烟”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腾起的雨雾”比作烟雾

2)(院子里怎么会有“积水”?又怎么会有“藻荇”?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境?)照亮庭院的皎洁月光,就像注满池塘的清水。竹柏的影子看上去就像交错纵横的水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恬静的心境。

【解析】此题考查重点词语的理解。句子中用“如”“盖”一词,可见,作者结合生活环境,比喻月光的皎洁,用以烘托恬静的心情,积水是因为月光洒落地面,清澈明亮,藻荇是竹柏的影子,落在地面上,形象生动。

相关题目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集中,多暴雨          B.地势低平,排水
将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改为否定句式。 游览玩赏山水,不
将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改为否定句式。 游览玩赏山水,不一定非要奇秀无比,如果选择居住的地方,就必须追求雅致了。 改句:_________
B  
B  
半径为R的圆桶固定在小车上,有一光滑小球静止在圆桶的最
半径为R的圆桶固定在小车上,有一光滑小球静止在圆桶的最低点,如图所示.小车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时,小球在圆桶中
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前者不会产生的现象是: A.
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前者不会产生的现象是: A.着丝点分裂 B.染色体复制 c.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D.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要想在视野中看到较多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要想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A.目镜5×     物镜10×                 B.目镜10×
某手机网站反复弹出广告:“发送短信,告知生辰八字,可
某手机网站反复弹出广告:“发送短信,告知生辰八字,可洞晓您的姻缘”“大师指点靓名,让您小孩幸福一生”……,等等。诸如此类广告(    ) ①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40分) 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