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马缨花 季羡林 ①曾经有很长的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马缨花

季羡林

①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孤零零一个人住在北京一个很深的大院子里。从外面走进去,越走越静,自己的脚步声越听越清楚,仿佛从闹市走向深山。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②院子不小,三面有走廊。天井里遮满了树枝,走到下面,浓阴匝地,清凉蔽体。从房子的气势来看,依稀可见当年的富贵气象。等到我住进去的时候,富贵气象早已成为陈迹,但是阴森凄苦的气氛却是原封未动。再加上走廊上陈列的那些汉代的石棺石椁,刻着篆字和隶字的石碑,我一走回这个院子里,就仿佛进入了古墓。这样的气氛同我当时的心情是相适应的,我一向又不相信有什么鬼神,所以我住在这里,也还处之泰然。

③我是不是也有孤寂之感呢?应该说是有的。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京城一片黑暗。白天在学校同青年同学在一起,从他们那蓬蓬勃勃的意志和生命力里,还可以吸取力量和快乐。但是,一到晚上回家,我仿佛遗世而独立,没有一点活气。寂寞像毒蛇似的偷偷地袭来,折磨着我,使我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④有一天,在傍晚的时候,我从外面一走进那个院子,蓦地闻到一股似浓似淡的香气。我抬头一看,原来是遮满院子的马缨花开了。我站在树下,仰头观望,细碎的叶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天棚,天棚上面是一层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瓣,远处望去,就像是绿云层上浮上了一团团的红雾。香气洒满了整个院子,洒满了我的全身。

⑤花开有香气是常有的事,但是,在这样的时候和这样的地方,有这样的花和香,我就觉得很不寻常,甚至有感激的心情了。从此,我就爱上了马缨花,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

⑥可惜不久我就搬出了那个院子,同那些可爱的马缨花告别了。

⑦时间也过得真快,才一转眼的工夫,已经过去了十三年。这十三年里,我看了、学习了很多新东西,走了很多新地方,当然也看了很多美妙动人的奇花异草。然而使我深深怀念的却是那些平凡的马缨花。我是多么想见到它们呀!

⑧最近几年来,北京的马缨花似乎多起来了。公园里,马路旁边,都可以看到新栽种的马缨花,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给首都增添了绚丽与芬芳。我十分高兴,仿佛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友。但是,我却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些马缨花同我记忆中的那些很不相同。它们的不同之处究竟何在呢?

⑨我最初确实是有些困惑。后来,我扩大了的回忆的范围,把当时所有同我有关的事情都包括在里面。不管我是怎样喜欢院子里那些马缨花,回忆的范围一扩大,同它们联系在一起的不是黄昏,就是夜雨,否则就是迷离凄苦的梦境。我好像是在那些可爱的马缨花上面从来没有见到哪怕是一点点阳光。

⑩然而,今天的马缨花,却仿佛总是在光天朗日之下。即使是在深夜里,我看到的马缨花仿佛总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下一样。它们仿佛想同灯光竞赛,同明月争辉。同我记忆中的那些马缨花比起来,一个是照相的底片,一个是洗好的照片;一个是影,一个是光。影中的马缨花是值得留恋的,但是光中的马缨花不是更可爱吗?

我从此就爱上了这光中的马缨花,我也爱藏在我心中的这一个光与影的对比。

我愿意马缨花永远在这光中含笑怒放。

1962年10月

1.作者为什么说“有孤寂之感”?

答: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答:                                                                               

(2)即使是在深夜里,我看到的马缨花也仿佛总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下一样。

答:                                                                               

3.作者为什么用了很多笔墨写过去“大院子里”的生活?

答:                                                                               

4.文中所说的“光与影的对比”具体指什么?文章写马缨花有什么寓意?

答:                                                                             

答案

1. (1)作者独自住在阴森凄苦的大院里;(2)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京城一片黑暗。

2. (1)①孤独的脚步声表明作者一步步走近住所;②暗示了环境的幽深。

(2)①表明在新的生活环境里,马缨花无论何时都充满生机;②就像作者喜悦幸福的心情。

3.  (1)为马缨花的出现做反衬;(2)为对比马缨花十三年前和如今的不同提供环境背景。

4.第一问:(1)“光与影的对比”是指新旧时代马缨花的对比;(2)“光”中的马缨花长在阳光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3)“影”中的马缨花长在阴森凄苦的深院里,给苦闷寂寞的作者以心灵的慰藉。

第二问:(1)马缨花是作者在新旧时代情感寄托的载体;(2)作者通过写对马缨花感情的变化,表现出心情和生活态度的变化。

 

相关题目

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半径最小的 是(   ) A、雾   
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半径最小的 是(   ) A、雾            B、KCl溶液       C、蛋白质      D、新制Cu(OH)2悬浊液
(7分)2010年4月,墨西哥湾的海底石油开采平台发生火灾,泄漏
(7分)2010年4月,墨西哥湾的海底石油开采平台发生火灾,泄漏的石油造石油公司和科学家对泄露量上发生争论.小明认为应先测量石油密度才能估算他设
两个电阻分别标有“1 A  4 W”和“2 A  1 W”字样,则它们的
两个电阻分别标有“1 A  4 W”和“2 A  1 W”字样,则它们的电阻之比是(    )A.2∶1              B.16∶1               C.4∶1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0刻度线上,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B.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C.催化剂可以降低某些化学
集合,,则(   )      A.            B.        
集合,,则(   )      A.            B.            C.       D.
请根据所给材料,把下列两个语句补充完整。要求对材料内
请根据所给材料,把下列两个语句补充完整。要求对材料内容分别进行概括。     地震、风灾、冰灾、海啸等灾难的发生,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
__________ is a girl’s name. A.Linda       B Ben     C. Jim   
__________ is a girl’s name. A.Linda       B Ben     C. Jim     D.To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