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选文,回答1~5题。 一个人的坚持 ①我17岁时,他19岁。那时,

阅读选文,回答15题。

一个人的坚持

①我17岁时,他19岁。那时,我们是同学,是学校闻名的两支笔。我21岁,他23岁,我们师范毕业,成了小镇同一所学校的教师。在小镇,我遇见了自己心仪的女孩,含羞带娇,是一朵天然的百合花,开放在临水的一个商铺里,经营着一间小店。于是,教学之余,我就会钻进小店,经营起自己的爱情,也经营起小店的生意。他呢,依然初衷不改,喜好文学。白天教书,晚上写作,稿子一篇篇发出,文章一篇篇见报,成了县里有名的文人。

②生活,不会总是直线,有时,也会弯曲。不久,他调走了,一床被子,一箱书籍,到了一个偏僻的山里学校任教。那地方,我去过一次,是一个很闭塞的地方,白屋粉墙,只堪图画不堪行。他仍然教书、写文章、游山玩水,过着古代文人笔下的田园生活,从来不去经营自己的人际关系。我,依然在小镇经营着自己的小店,自己的日子。他再调回来时,已经是几年后了。回到小镇,他依然是一箱书,后面,是他的妻子,一个眉眼如画的少妇。他没有多大改变,唯一变化的,是鼻梁上多了一副眼镜,身上的书卷气更浓了一些。而我,领着一份教师薪水的同时,已经拥有了一个不小的商店。

③我们后来的分别,则是由于市重点中学的招聘。市重点中学,离我们学校200多里。既然是重点中学,毫无疑问,无论是教学资源还是教师福利,都远远优于普通中学。教师不是圣人,我不是,他也不是。我们都加入到应聘的队伍中。当时,他信心十足:他是市里有名的文化人,又是市政协委员。应聘被招,非他莫属。大家也都这样想。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我们同去的几个人都应聘成功了,而他,却落聘了。

④他很沮丧,也很惭愧,一直到第二年招聘,为鼓励他再次应聘,我才揭穿了谜底:现在的招聘,谁看才?都是看我把财字咬得很重,提醒他。他听了,愣了一会儿,然后坚决拒绝了我的好意:人,总得有个道德底线。做教师的都这样,怎样面对学生?

⑤我苦笑,十几年过去了,他仍是校园里当年那个青葱的青年;而我,已成熟老练得连我自己也不敢相认了。生活,总是这样,让人无奈地改变,又让人反躬自省,难以心安。

⑥带高三的那年,学校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一天,学校领导来找我,特意告诉我:上学年,他在普中带高三,带得很好。他的班上,除一部分考上大学外,还有一部分成绩不错的复读生。今年,他担当着复读生的班主任。领导的意图,明显不过——把那些复读生挖过来。我虽觉得这样做不地道,但也无奈,还是去了。

⑦以我的鬼精明,挖他的墙脚,还不是易如反掌?几天暗地里活动,他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都答应跟我走。大家大概都觉得不好意思和他说吧,商量的结果是先走,然后再给他打电话,告诉实情。

⑧走的时候,是个雨天,我特意雇来一辆公交车。我们准备走时,他来了,打一把伞,来送行。一切,都在他眼底。我站在那儿,红着脸,很惭愧。学生们也低着头。他笑笑,很豁达,说:去吧,如果你们觉得这样对你们的发展有利,就去吧。不过,无论走到哪儿,都要注意身体,好好学习,不要让我失望。他的眼圈红了,孩子们的眼圈也红了。然后,他走近我,拍拍我的肩:孩子们都交给你了,一路注意啊!

⑨车子走了好远,回过头来,看见他仍立在细雨中,静静地、孤独地、落寞地、倔强地站着。

⑩有个学生说:我们的老师真可怜!句话,车里响起了一片啜泣声。那一刻,我的眼圈也红了,为他,为我,也为了孩子的话。

1.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联系全文,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你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1)十几年过去了,他仍是校园里当年那个青葱的青年;而我,已成熟老练得连我自己也不敢相认了。

2)车子走了好远,回过头来,看见他仍立在细雨中,静静地、孤独地、落寞地、倔强地站着。

3.选文中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4.下面各项对该篇小说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两个人有着相同的起点,相似的经历,但在生活中却有着不同的境遇,这源于他们对生活有着不同的认识与追求。

B.小说中是一个与诗书、田园为伴,乐情山水,从来不去经营自己的人际关系,不想改变自己命运的人。

C.因学校之间的竞争而挖墙脚一事,把小说情节进一步向前推进,学生的一句    们的老师真可怜,不仅会给读者带来一阵心灵伤痛,也会让读者陷入深思。

D.文章题一个人的坚持中的坚持,表明始终坚守做人的道德底线,坚持自己的信念,是一个令人尊敬的人。

5.品读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子,请你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话,描述此时的心理。

答案

1.应聘失败;送别学生。

2.(1“青葱”喻指“他”充满朝气,纯洁正直;“成熟老练”暗讽“我”变得世故圆滑,功利心重。(大意对即可)

2“孤独”既指“他”一个人孤零零站在雨中,又指像他这样坚守做人道德底线的人很少。“倔强”表现他虽遭挫折仍不随波逐流,顽强坚持,不改初衷。

3“我”在文中主要起到衬托对比作用,突出了“他”这个人物形象。

4B

5.提示:应围绕“我”对“他”同情、敬佩,对自己羞愧、自责的心理来描写。

相关题目

I want to see him       he arrive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wrong. A. at
I want to see him       he arrive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wrong. A. at the moment        B. directly           C. immediately        D. instantly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B.CH3COONa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后c(CH3COO-)增大 C.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
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氨水与氯化铵的pH=
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氨水与氯化铵的pH=7的混合溶液中:C(Cl-)>C(NH4+) B.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C(OH-)= C(H+) C
 用100N的水平力推小车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5s内小车前
 用100N的水平力推小车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5s内小车前进了10m,则在这段时间内:(1)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多大?(2)推力做功是多少?(3)推力的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将进酒》是一首劝酒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李白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心中的不平之气,也流露乐施展抱负的愿望。其主旨句“____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飓风    恰如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飓风    恰如其分    恻隐之心    朝庭    B.饥馑    犯上做乱    卓尔不群    噩耗    C.沟渎
若一艘油轮在美国东部沿海附近发生严重泄漏,下列地区受
若一艘油轮在美国东部沿海附近发生严重泄漏,下列地区受污染最严重的是 A.西欧沿海  B.墨西哥东部沿海  C.加拿大西北部沿海  D.非洲西北部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应以创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应以创建“无烟奥运”为契机,努力创造无烟环境,保护公众健康.只要有人在人群密集处尤其是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