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汪曾祺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汪曾祺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这个卖果子的和别的卖果子的不一样。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也就是给二三十家送。这些人家他走得很熟,看门的和狗都认识他。里面听到他敲门的声音,就知道:是叶三。挎着一个金丝蔑篮,篮子上插一把小秤,他走进堂屋,扬声称呼主人。主人有时走出来跟他见见面,有时就隔着房门说话。“给您称——?”——“五斤”。什么果子,是看也不用看的,因为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

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子”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卖百合,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

叶三卖了三十多年果子,他的两个儿子都成人了。他们都是学布店的,都出了师了。弟兄俩都已经成了家,老大已经有一个孩子,——叶三抱孙子了。

这年是叶三五十岁整生日,一家子商量怎么给老爷子做寿。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

“我跑惯了。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

季四太爷即季匋民。他在家里排行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

“你们也不用给我做什么寿。你们要是有孝心,把四太爷送我的画拿出去裱了,再给我打一口寿材。”这里有这样一种风俗,早早就把寿材准备下了,为的讨个吉利:添福添寿。于是就都依了他。

叶三还是卖果子。

他真是为了季匋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匋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

季匋民有一个脾气,一边画画,一边喝酒。喝酒不就菜,就水果。画两笔,凑着壶嘴喝一大口酒,左手拈一片水果,右手执笔接着画。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

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匋民送去。

季匋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不需通报,由一个小六角门进去,走过一条碎石铺成的冰花曲径,隔窗看见季匋民,就提着或捧着他的鲜果走进去。

“四太爷,枇杷,白沙的!”

“四太爷,东墩的西瓜,三白!——这种三白瓜有点梨花香味,别处没有!”

他给季匋民送果子,一来就是半天。季匋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笔。季匋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叶三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

季匋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因为季匋民是大画家,这些名士就特别爱在他面前评书论画,借以卖弄自己高雅博学。这种议论全都是道听途说,似通不通。季匋民听了,实在难受。他还知道,他如果随声答应应付几句,某一名士就会在别的应酬场所重贩他的高论,且说:“兄弟此言,季匋民亦深为首肯。”

但是他对叶三另眼相看。

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匋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

“好不好?”

“好!”

“好在哪里?”

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

季匋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

叶三说:“紫藤里有风。”

“唔!你怎么知道?”

“花是乱的。”

“对极了!”

季匋民提笔题了两句词:

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

季匋民画了一张小品,老鼠上灯台。叶三说:“这是一只小老鼠。”

“何以见得。”

“老鼠把尾巴卷在灯台柱上。它很顽皮。”

“对!”

季匋民送了叶三很多画。——有时季匋民画了一张画,不满意,团掉了。叶三捡起来,过些日子送给季匋民看看,季匋民觉得也还不错,就略改改,加了题跋,又送给了叶三。季匋民送给叶三的画都是题了上款的。叶三也有个学名。他五行缺水,起名润生。季匋民给他起了个字,叫泽之。送给叶三的画上,常题“泽之三兄雅正”。有时径题“画与叶三”。季匋民还向他解释:以排行称呼,是古人风气,不是看不起他。

有时季匋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

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不卖。”

“不卖?”

“一张也不卖!”

他把季匋民送他的画都放在他的棺材里。

十多年过去了。

季匋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匋民坟上供一供。

季匋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匍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

“不卖。”

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叶三看了他的名片,这人的姓很奇怪,姓“辻”,叫“辻听涛”。一问,是日本人。辻听涛说他是专程来看他收藏的季匐民的画的。

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辻听涛非常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

“喔!喔!真好!真是神品!”

辻听涛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

叶三说:

“不卖。”

辻听涛只好怅然而去。

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匋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

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的题目是“鉴赏家”,开头部分从叶三卖果子写起,从他对生活中自然美的鉴赏,到后文渐渐熟悉季匋民而成为季匋民的知音,情节自然顺畅。

B.小说刻画了具有朴素生活经验、不谄媚、不卖弄、真心爱画的叶三这一人物形象,凸显了“小人物有时候也可以变得伟大”这一主题。

C.“看门的和狗都认识他”让“这些人家他走得很熟”这一情节变得生动形象了,而描写“篾篮”和“秤”这些物件的形容词,写出了叶三的用具的精致和考究。

D.季匋民给叶三的画,他一张也不卖,日本人出高价钱他也不卖,说明懂画的他对这些精品画的价值和市场预期早已心知肚明。

E.小说用朴素而传神的语言为读者展现了叶三和季匋民的友谊,而结尾处季匋民的画和叶三一起被埋,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增添了作品的悲剧色彩。

(2)季匋民送给叶三的画,叶三一张都不卖,最后埋了。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些情节折射出叶三怎样的内心世界?

(3)叶三是全县第一的鉴赏家,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小说情节简要分析。

(4)有人评价汪曾祺的小说:风物美,人情美,生活美。请就其中任意两个方面,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答A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D.E不给分。

(2)珍爱艺术,喜欢画里的艺术世界。叶三给季匋民送果子是因为爱他的画;珍惜画作,“有时季匋民画了一张画,不满意,将它揉成团丢掉了,叶三捡起来,过些日子送给季匋民看”;从季匋民的画里看出来“有风”“小老鼠”,真正懂画,不像那些卖弄高雅的名士。

重情重义,珍惜和季匋民的深厚情谊。季匋民活着的时候,叶三“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匋民送去;季匋民死后,叶三不再卖鲜果,但还到处搜罗鲜果,到季匋民坟上供奉。正是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使得叶三很珍惜画作所代表的友情。(每答出1点给三分;观点1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3)善于鉴赏(挑选)天然果子。叶三有一双自然的审美慧眼,知道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并且送的都是优质美味的鲜果,知果子,爱果子,懂生活。善于鉴赏画作。叶三爱画,懂画,惜画。他爱画出于本心,出于天然的兴趣。懂画,说明叶三有极强的艺术鉴赏力,能看出画中“紫藤里有风”,能看出“这是一只小老鼠”。善于鉴人。叶三能从大宅门里识出不慕虚名、清雅高逸的画家季匋民,并一直珍惜并保持着他们之间的情谊。(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风物美:写叶三一年四季卖的果子,或绘其形,或描其色,或写其味,将不同时令的果子展示在读者的面前,描摹色彩的词汇恰到好处,使人眼前浮现出瓜果上市时的新鲜模样。这既凸显了卖果人的精心细致,又铺展出小城风物的画卷,令人流连往返。

人情美:儿子们由心里不安到最终依了叶三,装裱了季匋民送给父亲的画,还按照当地的风俗,为父亲打了一口寿材。父子之间的冲突从起因到结果,传达出的都是厚重而温暖的亲情。儿子遵照叶三的遗嘱,将画放进父亲的棺材一起埋了。儿子并没有因为季匋民的画价格飙升而动其他念想,让画与父亲相伴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儿子对父亲的孝道显示出来的人情美可捧可掬。叶三将最好的水果首先给季匋民送去,季匋民知道叶三生活不易,便送给叶三很多画,好让他去卖;叶三在重金诱惑面前也决不卖季匋民的画,叶三只是一个水果贩子,但他对季匋民本真的情谊,更让人感受到一种纯粹的人情美。

生活美:季匋民甘于平淡的生活,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季匋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他一边画画,一边喝酒;喝酒不就菜,就水果。“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半斤水果”。季匋民的生活有名士风范,也有普通老百姓生活的质朴的性格。季匋民和叶三平易的交往。去季匋民家,叶三不需通报,“由一个小六角门进去,走过一条碎石铺成的冰花曲径,隔窗看见季匋民,就提着或捧着他的鲜果走进去”,季匋民和叶三都重情重义,活的真诚而实在。(每个方面4分,答出任何两个方面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小说主题、内容的理解。 B项“凸显了‘小人物有时候也可以变得伟大’这一主题”理解有误。这篇小说是要表达两个真诚相待的人之间深厚的友谊。D项“说明懂画的他对这些精品画的价值和市场预期早已心知肚明”结论牵强,叶三不肯出售画作,说明叶三懂画而且珍惜他和季匋民之间的友谊。E项“朴素而传神的语言”“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增添了作品的悲剧色彩”,理解错误。本文的语言主要特点是朴实,突出的是风物美,人情美,生活美的汪曾祺式的淡雅。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季匋民送给叶三的画,叶三一张都不卖,最后埋了。这些情节折射出叶三是真正懂画的人,是真正懂情谊的人。不卖,不管对方给出什么样的价钱,充分反映了叶三的重情重义。最后埋了,是他明白,画是季匋民给他的信任,是情谊,不能玷污了这份情感。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试题分析:叶三是全县第一的鉴赏家,体现在三个方面,善于鉴赏好果子,善于鉴赏好画,善于鉴赏好人。学生可以就这几方面进行分条回答,如文中写叶三如何能在当季找到最红最大最甜的水果,如何能看出画里的风,如何识出不慕虚名、清雅高逸的画家季匋民。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试题分析:风物美,人情美,生活美是汪曾祺小说的特点。在这篇小说中,这三个方面也有鲜明的体现,如叶三一年四季卖的果子就可见其风物美;画家季匋民和卖水果的叶三之间,叶三和儿子之间那淳朴的,不受世俗沾染的人性之美正是小说的人情美;小说中描写的画家季匋民的淡雅的生活即为生活美。了解了这些,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进行回答,只要有理有据,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近期,中学聘请外教之风愈演愈烈,请你结合下表对其利弊
近期,中学聘请外教之风愈演愈烈,请你结合下表对其利弊发表自己的观点。 好处1. 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2. 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口语表达能力增强
—I have got a headache. —No wonder. You __________ in front of that computer
—I have got a headache. —No wonder. You __________ in front of that computer too long. A. work  B. are working C. have been working    D. worked
商品的市场价格是这样形成的   A.由商品的价值决定,并
商品的市场价格是这样形成的   A.由商品的价值决定,并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    B.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和使用价值成正比 C.由
如图,棱柱ABCD—A1B1C1D1的所有棱长都等于2,∠ABC=60°,平面AA1C1C
如图,棱柱ABCD—A1B1C1D1的所有棱长都等于2,∠ABC=60°,平面AA1C1C⊥平面ABCD,∠A1AC=60°.(1)求异面直线BD和AA1所成的角;(2)求二面角D-A1A-C的平面角的余弦值;(3)在直
201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其中防治PM
201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其中防治PM2.5是重点。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它主
如图,⊙O是△ABC的内切圆,切点分别是D、E、F,已知∠A=100°
如图,⊙O是△ABC的内切圆,切点分别是D、E、F,已知∠A=100°,∠C=30°,则∠DFE的度数是( ) A.55° B.60° C.65° D.70°
2009年9月1日,在全国中小学开学之际,教育部要求教育部门
2009年9月1日,在全国中小学开学之际,教育部要求教育部门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书本。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表明 ①认识来自于亲身实践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吸收和发展了洛克、斯宾诺莎等人的思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吸收和发展了洛克、斯宾诺莎等人的思想,在政治理论上的创新是 ①三权分立说   ② 人民主权说    ③天赋人权说   ④政府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