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中的节选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中的节选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小题1】选文第三自然段中的“这种情况”指的是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
B.这些知识随时都可以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
C.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D.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小题2】下面不属于文中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的一项是
A.有渊博的知识
B.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C.有天才般的智慧和灵感
D.有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小题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自然段指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因此不放弃探求非常重要。
B.选文第二自然段的设问,既引发读者思考,又起到过渡的作用。
C.选文中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只要有知识就会有创造力。
D.选文列举事例,证明了发挥创造力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答案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C解析:

相关题目

下列四个图像中,表示的不是函数图像的是( )  
下列四个图像中,表示的不是函数图像的是( )  
实验室有一瓶混有氯化钠的氢氧化钠固体试剂,经测定氢氧
实验室有一瓶混有氯化钠的氢氧化钠固体试剂,经测定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82%,为了验证其纯度,用浓度为0.2 mol·L-1的盐酸进行滴定,完成下列问
—Tony,__________________ are you in such a hurry? —The meeting will start s
—Tony,__________________ are you in such a hurry? —The meeting will start soon. I don’t want to be late. A. where              B. how   C. when           D. why
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 A.担任公职的公民可得到工资
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 A.担任公职的公民可得到工资           B.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可获津贴 C.观赏戏剧的公民有“观剧津贴”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温家宝在天津夏季达沃斯年会上发表讲话时,要求企业家要有道德。希望每个企业家、
整理历史事件,分析因果关系,归纳知识线索,是学习历史
整理历史事件,分析因果关系,归纳知识线索,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敏敏同学在总结和归纳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找到了以下历史线索,其中各项历史
α,β是锐角,且3sin2α+2sin2β=1,3sin2α-2sin2β=0,求证:α+2β=.
α,β是锐角,且3sin2α+2sin2β=1,3sin2α-2sin2β=0,求证:α+2β=.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