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0 分)某植物A 有一个很特殊的CO2 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一所示,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 用于光合作用,如图二所示。另一种植物B 的CO2 同化过程如图三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天,影响植物A 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有(至少填一项) 。
(2)植物A 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6H12O6的原因是 ,白天植物A 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来源有 和 。
(3)在上午10:00 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 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植物A 和植物B 细胞中C3含量变化的差异分别是是 和 (升高、下降、基本不变)。
(4)植物A气孔开闭的特点, 与其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 推测植物A 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 。(填“炎热干旱”或“温暖潮湿”)
(5)实验室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B 生理代谢的影响时,测得相关代谢数据为: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为0.4 mol/cm2 叶·小时;光饱和时的光照强度为2.5 千勒克司;光照强度为3.0 千勒克司时光合作用释放O2量是1.0 mol/cm2 叶·小时。当光照强度为2.5 千勒克司时,B 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是 (mol/cm2 叶·小时); 如果光照强度不变, 需要进一步提高光合速率, 可采取的措施是 和 。
【答案】

【解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CO2的固定是CO2与C5结合形成C3的过程,这一过程不需要光,但由于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的[H]与ATP,在没有光的情况下暗反应是不能持续进行的。因此,植物白天有光时进行光合作用,包括CO2的固定。这是我们学习过的经典光合作用的类型。题中植物B光合作用的类型符合这种情形。
但植物A的光合作用就明显与之不同了。从题中信息可知,植物A的光合作用特点是:环境中的CO2于晚间被固定到苹果酸储存于液泡中,白天苹果酸通过脱羧释放出CO2,释放的CO2再被C5固定。我们知道,植物叶片的气孔既是吸收CO2的通道,也是水分蒸腾的通道。A植物白天关闭气孔,说明这种植物是在炎热干旱的环境中生存的,白天关闭气孔是它保存水分的生存策略。但白天气孔闭后需要解决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获得问题,在进化中这类植物形成了夜间将其固定在液泡中,白天再释放的迂回策略。看似这样的光合作用方式成本高了,效率也低了,但却是植物在极端环境中进化形成的与环境相适应的光合方式。由此可见,“特殊”的光合作用其实并不特殊。
(1)影响光合强度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水分等,但对A植物来讲白天气孔是关闭的,CO2浓度对其没有影响。
(2)暗反应对光反应的依赖是在C3还原的阶段,如果没有光反应的进行,C3的还原就停止,当然也就无法合成C6H12O6了。通常,白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CO2来自于细胞呼吸以及环境中吸收,但A植物白天气孔关闭不能利用大气中的CO2,而是来自于苹果酸的脱羧。
(3)上午10时突然降低CO2的浓度,对A植物光合作用利用CO2不会产生影响,因此对C3的含量也不产生影响;但B植物可利用的CO2下降,将导致C3合成量的减少。
(4)A植物气孔开闭的特点说明其是适应炎热干旱环境的,前面已作分析。
(5)因为光饱和时的光照强度为2.5 千勒克司,且光照强度为3.0 千勒克司时光合作用释放O2量是1.0 mol/cm2 叶·小时,所以光照强度为2.5 千勒克司的时候光合作用释放O2量是1.0 mol/cm2 叶·小时,B 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是1+0.4(呼吸作用强度)=1.4(mol/cm2 叶·小时)。如果光照强度不变, 需要进一步提高光合速率, 可采取的措施是适当提高温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