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因为你,我忘记了羞涩
风信子
①典雅的脸庞,纤弱的外表,黑色的头发,以及飘忽不定的性格,这些元素集结在一起,构成了叫乌娜·奥尼尔的女人的十六岁,她几乎是二十世纪最美丽的女人的代名词,她的美丽除了肉眼可观的神秘的面貌,更多的来源于羞涩,她的羞涩无可复加。
②1942初春,乌娜·奥尼尔离开了曼哈顿来到了纽约,她第一次见到喜剧之王——查理·卓别林。那一年,乌娜17岁,查理·卓别林53岁。卓别林后来追述他第一次见到乌娜·奥尼尔的情景:“我发现她真是一个光彩照人的美人,魅力藏而不露,温柔可亲,这是最惹人喜爱的。”他们进行了长久的谈话,一下子双双坠入爱河。
③但这段爱情一开始就阴云密布。乌娜·奥尼尔的父亲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嫁给查理·卓别林这样一个生活不规律的混乱的人。卓别林身边美女如云,在乌娜·奥尼尔之前他已经有过了三次婚姻。
④在所有的麻烦都清理完毕之后,乌娜·奥尼尔和查理·卓别林结了婚。他们的婚礼上了全球报纸的首要位置。
⑤乌娜的到来使得卓别林开始拥有一种从前不曾有过的安定感和幸福感。查理·卓别林,银幕上的喜剧之王,生活中的浪子,他用一生的时间在消除贫穷带给他的心灵的阴影。“饥寒与穷困给人的羞辱,可能更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父母的过早离异,母亲的精神病发作,让卓别林天才的搞笑下面埋藏着深深的恐惧。此种恐惧只能靠一部接一部的作品和一个又一个不同面孔的女人来消解。
⑥在他真正悲伤无助的时候,也许只有乌娜才能疗治他的伤痛。一个事实是,在卓别林和乌娜结婚之后,卓别林一改平日作风,开始了脚踏实地的生活。在别人一片不看好中,这次婚姻以足够长的时间延续下去,直到卓别林死亡。许多人感慨卓别林和乌娜著名的老少配,却不知他们经历了多少波折——世俗的目光,彼此生活习性的改变,父女的反目,政治的重压。“卓别林夫人”这个称谓,让乌娜成熟与坚强起来,共同经历的苦难将两人牢牢地捆在一起。
⑦1952年,正在外演出的卓别林被美国政府驱逐出境,罪名是亲共。他们在欧洲流亡,不久后,在瑞士的德班堡威卫小镇永久定居。在卓别林的努力下,乌娜回到加利福尼亚,按照丈夫的主意,她将所有的银行存款换成支票,再将支票缝进大衣的夹层里。乌娜就是身穿这件大衣,躲过了海关的检查。假设在此过程中,她有丝毫的犹豫迟疑,卓别林的一大笔财产就会丢失。完成这一切之后,乌娜放弃了美国国籍。
⑧从羞涩的少女,到机智的类似特工的女人,乌娜完成了个人重大的转变。她为卓别林生了8个孩子,也担当起了卓别林和孩子们的保护神。
⑨乌娜非常适应“卓别林妻子”的角色。她时而朴素,时而讲究,却始终保留了一份纯真。在波伏瓦随同萨特慕名去拜访卓别林时,乌娜在整个晚餐中的表现是一言不发,却控制着大局。
⑩卓别林在回忆自己生活中的女人时,没有一句褒奖,或者不置可否,她们让卓别林不胜烦恼。只有在乌娜这里,卓别林才神采飞扬:“我们开始了天作之合的最幸福的生活。我一心只想将一切都毫无保留地献给她。”在卓别林的自传的扉页上,卓别林写道“献给乌娜”。
111977年平安夜,卓别林家里子孙满堂。家里人将查理安顿在他自己的房间里,让门敞开着,以便他能聆听到回荡在别墅内的快乐祥和、热闹非凡的喜庆之声。
12第二天早晨,该唤醒他并祝他圣诞快乐的时候,他被发现已在睡眠中安然溘世,享年88岁。对一位曾给世界人民带来如此之多的欢笑和鼓舞的人而言,这一天无疑是悄然谢世的好日子。
13卓别林和乌娜结婚之后,再没有重大作品问世。对于电影来说.这真是一个重大的损失,而对于卓别林来说,在瑞士的宁静幸福的家居生活何尝不是一种快乐人生呢?
141991年,乌娜·奥尼尔死于胰腺癌。这个被誉为美国半个世纪的美的化身去了,在这个美女如云的时代,恐怕再没有一个美女能担当起如此的称号了。
(选自2009年23期《读者》,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卓别林和乌娜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比如家庭阻力、年龄悬殊、政治重压等,几十年风雨同舟没少经历波折。
B.乌娜不仅让卓别林拥有了不曾有过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创作兴趣和表演灵感。
C.恐惧是卓别林天才表演的一种原动力,他正是靠一部接一部的作品来消解此种恐惧。
D.给世界人民带来欢笑和鼓舞的卓别林,恰巧在快乐喜庆的节日里告别人世,这也算是这位喜剧大师人生的完美谢幕。
E.乌娜之所以被誉为“美国半个世纪的美的化身”,不仅是因为她有光彩照人的外在美丽,同时也由于她有着完美的性格人品。
(2)请简要分析“因为你,我忘记了羞涩”这一标题的内涵。
(3)文章第13段写道:“卓别林和乌娜结婚之后,再没有重大作品问世。对于电影来说,这真是一个重大的损失,而对于卓别林来说,在瑞士的宁静幸福的家居生活何尝不是一种快乐人生呢?”对于这种“失”与“得”,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