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回答下列Ⅰ、Ⅱ两个小题。 Ⅰ.番茄植株有无茸毛(A、a)和果

分析回答下列Ⅰ、Ⅱ两个小题。

Ⅰ.番茄植株有无茸毛(A、a)和果实的颜色(B、b)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在茸毛遗传中,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受精卵具有致死效应,不能完成胚的发育。有人做了如下三个番茄杂交实验:

实验1: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2∶1

实验2: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3∶1∶3∶1实验3: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

(1)番茄的果实颜色性状中,       果是隐性性状。致死受精卵的基因型是        

(2)实验1子代中的有茸毛红果番茄的基因型有         ,欲进一步确认,最简便的方法是                                   

(3)实验2中甲、乙两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依次是                          

(4)实验3产生的子代有4种表现型,理论上其比例应为        ,共有         种基因型。

(5)在生长环境适宜的情况下,让实验2子代中的有茸红果番茄植株全部自交,所得后代个体中出现有茸毛黄果的概率是          

Ⅱ.有人在一个数量足够多的油菜群体中偶然发现了一株矮秆植株,为了探究其原因:他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让这株矮秆油菜自交,后代植株均表现为矮秆。

实验二、将实验一得到自交后代分别作父本和母本与正常油菜杂交,获得F1植株。将F1植株自交,得到的后代植株形成F2群体。在所有的F2群体中,正常植株与矮秆植株的比例均为3∶1。

实验三、取实验二获得的F2群体中矮杆植株,分别与正常亲本植株、变异亲本植株杂交,观察其后代的表现型。

(1)实验一的目的是                                                            

(2)根据实验二中F2群体的表现型,能够得出                       至少两个结论。

(3)实验三是为了                                                            

答案

Ⅰ(10分)(1)黄(1分)  AA(1分)  (2)AaBB、AaBb(1分)  让子代中的有茸毛红果自交,看果实颜色性状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3)AaBb、aaBb(1分)  (4)6∶2∶3∶1(1分)  6(1分)  (5)1/9

Ⅱ.(8分)(1)获得较多的矮秆植株并确定矮秆植株为纯合子。  (2)矮秆性状是隐性性状、F1代的基因型为杂合子。  (3)进一步验证正常亲本、变异亲本的基因型。


解析:

相关题目

初三(1)班举行的一次历史活动探究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近
初三(1)班举行的一次历史活动探究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近代化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小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他的观点中与历史史实不符合
如果开设中国古代文艺展,下列文艺形式中最能体现文人审
如果开设中国古代文艺展,下列文艺形式中最能体现文人审美价值、独特个性的是(    ) A.隋唐的草书   B.宋代的风俗画     C.元代的杂剧   D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为2KClO32KCl+3O2↑,反应后从剩余物中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为2KClO32KCl+3O2↑,反应后从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已知MnO2为黑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A.溶解、过滤、蒸发、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16.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园
16.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园日涉以成趣                 B.或棹孤舟 C.至微至陋                   
.下列书法作品的字体依次为(     ) A.草书、行书、
.下列书法作品的字体依次为(     ) A.草书、行书、楷书、隶书                B.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C.隶书、草书、楷书、行
同学们都有这样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夏天,将食品放在冰箱
同学们都有这样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夏天,将食品放在冰箱里不容易腐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颗粒状石灰石比块状石灰石与盐
大肠杆菌与埃博拉病毒的相同之处是都有 A.拟核     B.
大肠杆菌与埃博拉病毒的相同之处是都有 A.拟核     B.核糖体          C.细胞膜        D.遗传物质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