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期,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的保障。”

                                        ——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二: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化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

                                        ——摘自赵英《技术演进与全球化》

材料三:“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经验                         

——摘自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材料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年份

人均产值

国家类型

1970年

       1992年

32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97美元

21个发达国家

3129美元

22185美元

——摘自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评价材料三的观点。

(2)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源何在?

(3)我国应怎样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答案

(1)材料三的观点是片面的,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抗拒:但确实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

(2)在70年代至90年代的20多年间,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激增;但世界上贫富分化,南北对立问题也日益严重。根源:在全球化过程中,旧的世界经济秩序,仍在起决定性作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占据着主导地位,从而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科技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3)我国应该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把握住机遇,一方面努力争取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迎接挑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利用通过阅读材料所获取的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解答本题时,首先必须明确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同时明确经济全球化在90年代发展迅速的主原因即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由上可知: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抗拒。所以材料三的观点很明显是片面的,发展中国家只可迎接挑战,是不能抵制的。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和风险是不均衡的,它是一把双刃剑,虽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赶超发达国家的机遇,但由于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等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因此这就必然导致世界贫富差距拉大,南北对立问题也因此日益严重。这是由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共同决定的,所以材料四中的数据表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日益拉大了。第二问即可解决。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这种不利的形势应该抓住机遇的同时,要大胆地迎接挑战,一方面要为建立一个国际经济新秩序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不断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关题目

书面表达 根据汉语提示,写出意思连贯、符合逻辑、不少于8
书面表达 根据汉语提示,写出意思连贯、符合逻辑、不少于80词的短文。 假设你叫陈泉,昨天收到了笔友David的e-mail,得知他不久要作为交流生到聊城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坚持的原则有    (    )     ①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
“吃一碗方便面需要32天解毒”,“wifi辐射会严重损害身体
“吃一碗方便面需要32天解毒”,“wifi辐射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类似的“科学流言”在微信朋友圈中时常可见。传播的流言违背了(    ) A.联系
在二项式的展开式中,的系数是,则实数的值为_________.
在二项式的展开式中,的系数是,则实数的值为_________.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       ”。 (2)《荆
已知NaHSO3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HSO3-+H2OH2SO3+OH
已知NaHSO3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HSO3-+H2OH2SO3+OH-  ①    HSO3-H++SO32-   ② 向0.1mol·L-1的NaHSO3溶液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下列有关说
我国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居世界首位的是(  )   
我国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居世界首位的是(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Mg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Mg、Zn、Cu三种金属分别与稀盐酸反应,根据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      ,可以判断金属活动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