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水调歌头 宋      汪莘 《抱朴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水调歌头

宋      汪莘

《抱朴子》云:“今月不及古月之朗。”深思而得之,诚有此理。嘉定元年中秋日,因赋水调,其夜无月。

  听说古时月,皎洁胜今时。今人但见今月,也道似琉璃。君看少年眸子,那比婴儿神采。投老又堪悲。明月不再盛,玉斧亦何为。

约东坡,招太白,试寻思。凭谁斫却,里面桂影数千枝。忆在无怀天上,仍向有虞宫殿,看月到陈隋。别有一轮月,万古没成亏。

【注】

①玉斧:指吴刚伐桂树用的斧头。

②无怀: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后文的“有虞”也同此意。

20.汪莘《水调歌头》上阕中的月和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笔下的月有何不同?试分析上阕为表现月的特点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21.从上阕到下阕,词人对月的情感出现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答案

20.不同:汪莘《水调歌头》上阕中的月古今发生了变化,昔盛今衰(古月皎洁胜今时,今月不再盛);而张若虚笔下的月亮是“年年望相似”的。词的上阙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中写到古时月比今时月更为皎洁,今月不再如古时月兴盛,表现出月的昔盛今衰;今人见到今月,也说月像琉璃般晶莹剔透、流光溢彩、瑰丽动人。

21.由上阕的对月悲伤(无奈、惆怅)转变为下阕的积极、乐观旷达。为何会出现变化:(答到①或②均为2分)①(约东坡,招太白,试寻思。凭谁斫却,里面桂影数千枝)。联想到东坡面对人生逆境的旷达,李白怀才不遇时仍能潇洒(前人的人文精神财富),于是释然并自勉,要以积极的心态对月(对人生的)衰变(结合诗句分析,2分)②或者联想到东坡诗词中的月,李白诗中的月(文化遗产/文化积淀中的月)在精神和文化上永久生辉,谁也不能斫却,于是无需再纠结,转而乐观、旷达。(结合诗句分析,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20.通过诗句“听说古时月,皎洁胜今时”和“江月年年望相似”区分“月“的区别,答从修辞注意明确手法然后分析效果。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如此题主要是对比和比喻的修辞。

21.注意抓住诗句“明月不再盛”“万古没成亏”体悟作者情感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注意“约东坡”“招太白”。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抓住诗句“明月不再盛”“万古没成亏”体悟作者情感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注意“约东坡”“招太白”。

相关题目

The textbook can be used in ________countries. A. speaking English      
The textbook can be used in ________countries. A. speaking English       B. English spoken      C. spoken English          D.English speaking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60°,则这个等腰三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6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             
针对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一些分配问题,有专家提出了合理分
针对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一些分配问题,有专家提出了合理分配的理论。所谓合理分配,就是指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分
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4--16题
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4--16题。 14.图示M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装有炮弹的大炮总质量为M,炮弹的质量为m,炮弹射出炮口时
装有炮弹的大炮总质量为M,炮弹的质量为m,炮弹射出炮口时对地的速度为v0,若炮筒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则炮车后退的速度大小为(    )A.v0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丝作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丝作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天然气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有人看到《天祸》书后预言,20世纪末地球将毁灭,世界末日
有人看到《天祸》书后预言,20世纪末地球将毁灭,世界末日将到来。这种所谓的预言之所以错误,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 A.不符合事物联系的多样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它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它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