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来,有关“高中英语老师漫画作评语走红”的消息在网上引起不少人围观。山东济南某高中高二的英语作业和试卷上,都配有非常“萌”的漫画形象评语:“32个赞!么么哒”、“矮油,不错呦”“宝贝,书写再认真点,拒绝‘未完待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带有小猫或卡通人物表情的评语的试卷,不少学生表示“自己醉了”,他们学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大大地提高了,有的甚至回家后都只愿意写英语作业。 然而,一位学生却大胆的找到老师,请老师给他往常的“正规试卷”。他告诉老师说:“我怕自己 被‘萌’久了,会忘记原本是为了什么而学习。”
要求:自选一个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人们活动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它能调动起人的生命力,使大家热衷于自己的事业而乐此不疲。人对自然产生兴趣,就能引发出对事物的体验,对问题的思索;人对生活产生兴趣,就能引发因好奇而实践,因验证而发现。古往今来,许多成就辉煌的成功人士,他们的事业往往萌生于青少年时代的兴趣中,沿着兴趣开拓的道路走下去,找到了自己事业成功的路径。
被喻为“科学巨人”的牛顿在苹果树下看书时,从一个苹果成熟落下而引发了联想。试想一个苹果掉下来是一件怪事吗?不,它很常见。谁也没有去注意它,因为我们觉得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它不掉下来难道飞上去吗?正是牛顿对这个我们不在意的问题有了浓厚的兴趣,既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著名科学家达尔文,因一次考察,对某岛上动物外型的异样产生兴趣。也许我们会奇怪一阵子,就逐渐淡忘,但达尔文却不罢休,进入更深一层的研究,用了22年时间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进化论。推翻了多年以来“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是上帝创造的”这个亘古不变的说法。如果不是兴趣促使他锲而不舍地探讨,也许我们至今仍在信奉着神的创造。
这正验证了孔老夫子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有一家杂志曾用“终日计算,冥思苦想”为标题介绍了杨振宁的物理研究。杨振宁因此不大高兴,他对人们说:“尤其不同意的是这个“苦”字,什么叫苦?自己不愿意做,又因为外界的压力非做不可,这才叫苦。研究物理是没有苦的概念的,物理学是非常引人入胜的。只要我对物理学有了兴趣,我就会被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吸引。”
确实,同样从事研究的两个人,一个是“我希望能学”,另一个是“希望我能学”,主动与被动间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据心理学家验证,人若拥有良好的心态与强烈的求知热情,他的灵感便会一触即发,如泉眼般源源不断,那么结果也会事半功倍;反之,用一张愁眉苦脸面对探讨,就像一部机器,没有想法,说不定方案不仅未能得出,还可能弄巧成拙。由此可想,为什么我们身边经常发生一些惨不忍睹的案件?因被逼学习而跳楼,结束大好的青春年华;因被逼练钢琴而宁肯自砍手,摆脱约束获得自由。而热爱者善于发现其中的奥秘,几乎一离开就要生病。这就是“有兴趣”与“无兴趣”的最大区别。
人是健忘的,总会丢三落四、忘这忘那,但是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却像烙上了印,永远铭记于心。生活中,人会对美丽的风景过目不忘;人会对喜欢的物品清楚了解……这都是兴趣爱好在起着作用。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当你对它充满兴趣,你就会发现,记住它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情。
人的成功需要正确的引导,那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它推动着人们主动地去开拓进取,促使我们学会发现身边的大小事。无论是辽阔宽广的大地,还是浩瀚无垠的海洋;无论是形形色色的人生,还是生生不息的物种,它们都存在着千千万万个“为什么”,等着我们洋溢着满怀的兴趣去发掘其中的道理。
【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上述材料的内容,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审题立意:
选取“角度”——“ 确定立意” 的着眼点与关键词:
1 、教师角度:
非常规的“萌” 评语——迎合与引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手段与目的;等等;
2 、学生角度:
兴趣和热情;
只愿意写英语作业——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个性张扬,特长发展,全面发展,等等;
3 、大胆的一位学生角度:
独立思考,见识、主见、勇气、胆识,不人云亦云等等,
怕自己被“ 萌” 久了——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失去自我,等等;
忘记原本是为了什么——方法与目的,不因兴趣忘却责任、使命,坚守人生的理想与方向,坚持学习的目标,等等。
4.其它角度与立意,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