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徐州)阅读散文,完成题目。 秋山寻野 从维熙①那年秋天,

2019·徐州)阅读散文,完成题目。

秋山寻野

从维熙

  ①那年秋天,在京郊的山区闲居。看窗外天高云淡,绿叶开始变黄,便走出乡院,信步朝村外走去,秋山的苍绿和天空当中的鸟鸣,让人流连忘返。一位出租车司机看见我说:“您老是不是想看看周围的风景?不远处有黑龙潭、云雾山,还有……”

②我说:“就这么办吧,哪儿景致最野,你就拉我到哪儿去。”

  ③车子开了一个时辰,在一个名叫“桃园仙谷”的地方停了下来。他告诉我说,进山后舍弃大路,走小路,保证会有发现。

  ④进山后,一开始我觉得有点受骗上当的感觉。尽管这儿已是大山之腹,但仍有不少游客,如过江之鲫。景区示意牌上写明,前面山腰有个大瀑布,游客们自然趋之若鹜。我则像一只离了群的孤雁,沿山间小路缓缓而行。毕竟期望寻找山间的野趣呀。

  ⑤环山小路非常难走,既没有石阶铺路,也没有示意路标,这正是我要探秘的地方。走了一段崎岖山路之后,我发现,在路旁林木的枝条上,一缕白布条在秋风中飘摇。我猜测,这是进山人怕归来时迷路,而拴系下的路标。这个发现使我非常得意,原来,我并不是第一个来这里寻觅野趣的“情痴”,早已经有先于我者叩访此地了。

  ⑥果不其然,小心翼翼走了一段山路之后,首先发现了几束开在山坡上的野花。继而,又看到了万绿丛中的红艳,那是枫叶在深秋绽露出它的身姿。更令人心旷神怡的,我听到了潺潺流水之声。寻声而去,一条山泉形成的小溪,流淌在我脚边。

  ⑦远眺近望,大山空无一人,只有这条轻声唱歌的小小溪流和散落在绿林中间的阳光与我相伴了。静坐溪水边,想看看水中的鱼儿游弋之乐,可是“水至清则无鱼”,亮晶晶的清波中,却有五光十色的花斑石子,横七竖八地躺在小溪流中。我伸手捡出一块琥珀色的石子,对着太阳看了看,里边红色的纹络像是血丝。我爱不释手地看来看去,最后装进衣兜,留作进山寻野的纪念。然后,沿着溪边崎岖小路,继续向山的腹地进发。这时才发现,刚才看见的红色,不仅仅是枫叶之红,还有一片片的山楂树,早熟的红果已然坠落山坡,竟然没有人来采摘。一阵秋风刮过,有的树叶离开了母体,落到溪流之中,顺水漂泊而下。一叶知秋,这真是秋天山野的静物写生。

  ⑧静——在久久的万籁无声之后,一阵悠长的声音来自天堂。抬头遥望,最初无所发现,但片刻之后,终于看见那是一队大雁匆匆南归。久违了,天空的美神,在喧嚣的城市,无法找到你的身影,在这寂静无声的大山深处,你带给游人的是天籁声声。时光似乎倒流过去半个多世纪,情不自禁地记起了儿时,每逢雁鸣长空,我和小伙伴们仰望雁阵时,呼喊出的童真:

     南来的雁,

     北来的雁,

     在我篮里下窝蛋……

  ⑨此刻,我虽然没了儿时的梦幻,但在大山深处看长空雁过,仍然激起自己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目送着大雁们的身影,一直消失在长天之角,眼里只剩下天空扎眼的瓦蓝。闭上眼睛,并顺势靠在一块青石板上,从兜里掏出带来的小酒瓶,一口一口地倒进嘴里,将其浓香的浆液咽下喉头。一口好酒让我爽透心扉。

  ⑩遥想当年的陶渊明,在桃花源的山中,常以巷巾——也就是古人头上的帽翅,过滤其自酿的白酒,以求其纯。时间跨越了一千多年,新时代的文人,虽然无法演绎陶翁的恬淡,只想摆脱开城市生活的喧嚣,在野山中享受一回独饮之乐,也算得上是难得的乐事了。

  出山时,秋阳高悬。司机问我:“您老玩得开心吗?”我立刻向他表示了谢意,这真是一次沁人心脾的逍遥游呢……

(选自《河北日报》2019那年517日,有改动)

1. “秋山寻野”中的“野”,包含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进山寻野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受骗上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人心脾

3. 品析语言。

1)静——久久的万籁无声之后,一阵悠长的声音来自天堂。抬头遥望,最初无所发现,但片刻之后,终于看见那是一队大雁匆匆南归。(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闭上眼睛,并顺势靠在一块青石板上,从兜里掏出带来的小酒瓶,一口一口地倒进嘴里,将其浓香的浆液咽下喉头。(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引用了童谣和陶渊明“巷巾滤酒”的材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请对文章的第④段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野”在文中,一是指山林中的“野景”,二是指作者体悟到的“野趣”。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文中:“一位出租车司机看见我说:‘您老是不是想看看周围的风景?不远处有黑龙潭、云雾山,还有……’”“我说:‘就这么办吧,哪儿景致最野,你就拉我到哪儿去。’”可以看出作者要寻野景。文中还写到作者寻到的野景。同时从文中:“毕竟期望寻找山间的野趣呀”“原来,我并不是第一个来这里寻觅野趣的‘情痴’”,可知作者也要寻到野趣。

2.非常得意  心旷神怡  爽透心扉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梳理。文中第⑤段有“这个发现使我非常得意”,第⑥段有“更令人心旷神怡的”,第⑨段有“一口好酒让我爽透心扉”,其中的“非常得意”“心旷神怡”“爽透心扉”表示了“我”的心情变化。

3.(1)使用叠词,起到了强调(加深语意)的作用,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美);“久久”写出了时间之长,表达了作者对山野的陶醉之情;“匆匆”写出了速度之快,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离去的不舍、遗憾之情。

(2)动作描写,富有动感地描绘了作者喝酒的情态,表达了作者远离喧嚣,获得野趣后惬意、舒适的心情。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品析。第⑴题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去品析语言。“久久”“匆匆”是叠词,叠词起强调的作用。“久久”说明作者沉醉于秋天山野静物的时间长,陶醉在秋景中;”“匆匆”写出了大雁南飞速度非常快,作者希望大雁能慢飞。这是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离去的留恋、不舍还有心中的遗憾。 第⑵题,要求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去品析语言。这里“闭上眼睛,并顺势靠在一块青石板上,从兜里掏出带来的小酒瓶,一口一口地倒进嘴里,将其浓香的浆液咽下喉头”使用了连续性动词:“闭上”“靠”“掏”“倒进”“咽下”,可以看出是动作描写方法。这里写作者喝酒的动作,可以看出作者寻野后心情非常好,沉醉于秋景中,情不自禁地拿出酒来喝,作者“闭上眼睛”,顺势而靠,喝酒后又感觉爽透心扉,表达了作者摆脱城市的喧嚣寻野后的特别高兴,心中感到惬意。

4.引用童谣和陶渊明“巷巾滤酒”的材料,丰富了文章内涵,增强了趣味性与可读性(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表达了作者渴望摆脱生活的喧嚣,回归童真、自然,回归恬淡生活的愿望。

解析: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引用童谣和陶渊明“巷巾滤酒”的材料,在内容上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童谣和故事,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用的童谣表现童真,表达了作者渴望摆脱城市生活的喧嚣,找寻到童真、自然。引用陶渊明“巷巾滤酒”的故事,表现陶渊明的恬淡悠然,表达了作者想摆脱城市生活的喧嚣,回归到自然,回归到惬意悠然的生活的状态。

5.内容上,写出了游人之多,带给我上当受骗的感觉,于是决定独行寻野;写法(表现手法)上,与下文写野趣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作者心情的变化;结构(行文技巧)上,为下文写野趣做铺垫,增强了文章的曲折性,避免了行文的平淡;语言上,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众多游客比作“过江之鲫”,将“我”比作“离了群的孤雁”,生动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段的综合分析评价。可以从内容、文章的写作手法、篇章结构、语言赏析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从内容上看,主要写了“我”进山后一开始发现人很多,觉得是受骗上当,后来决定沿着山间小路自己独自去寻野。从结构上看这样写为后文写寻到的野景野趣做了铺垫。从表现手法上看,“一开始我觉得有点受骗上当的感觉”与后来寻到野景野趣后“我”的得意、愉快的心情形成对比。语言方面,“如过江之鲫”与“像一只离了群的孤雁”是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独寻野景。

相关题目

.在图所示的实验中,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可以看到玻璃筒
.在图所示的实验中,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可以看到玻璃筒里的硝化棉会被点燃,这个过程中压力对气体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       能。
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说法,正确的是                                                                            
据报导用激光将置于铁室中的石墨靶上的碳原子“炸松”,
据报导用激光将置于铁室中的石墨靶上的碳原子“炸松”,与此同时再用一个射频电火花喷射出氮气,此时碳、氮原子结合成碳氮化合物的薄膜,该膜
下列有关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试管动物的培育
下列有关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试管动物的培育离不开胚胎移植技术B.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受精卵经过卵裂形成桑椹胚C.通过胚胎分割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Fe+Cl2FeCl3 (2)FeS2+O2Fe2O3+SO2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Fe+Cl2FeCl3 (2)FeS2+O2Fe2O3+SO2
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
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事实不符的是( ) A报刊报道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B孙中山在灯
若 的二项展开式中第5项为常数项,则          。
若 的二项展开式中第5项为常数项,则          。
自然界有一种“雷雨发庄稼”的现象,即在雷雨过后,植物
自然界有一种“雷雨发庄稼”的现象,即在雷雨过后,植物生长得更好.下面一段短文就是叙述雷雨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过程:(1)空气中的N2在

最新题目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