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小题。
念 奴 娇①
叶梦得
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黏天无壁。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追寻如梦,漫余诗句犹杰。
闻道尊酒登临,孙郎②终古恨,长歌时发。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发。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
【注】① 这首词是作者兼知建康府(今南京)时,登镇江北固山有感而作。② 孙郎,即孙策,曾经常携酒登临此山游宴。
17. “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运用了哪两种艺术手法?
18.词的下阕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具体分析。
19.全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
17.对比、比喻。
18.虚写:三国孙策游宴高歌;未来谈笑收复失地。实写:瓜步暮云、落日旌旗、鼓声风声。虚实相生,拓展了词的意境。
19.①对眼前大好山河的赞美;②对自己年岁日增的慨叹;③对历史英雄(孙策)壮志未酬的感怀;④对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期盼(爱国情怀)。
【解析】
1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着平时积累的表现手法,抓住关键词分析作答。例如,“绿鬓”与“白雪”构成对比;以白雪来形容白发,自然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由此可得出这句诗运用了对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题目已经给出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答题时,只要结合着诗歌具体诗句分析是如何运用虚实结合的即可。读后可知,下阕对瓜步暮云、鼓声风声的描写属于实写;对孙策游宴高歌属于虚写,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自然是把词的意境拓展到更深的一步。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由题目可知,情感是多方面的,故分析时,要抓住关键词语,结合着注释及写作意图分析作答。上阙第一句,“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是词人对自然景物及关塞的描绘,从意境来看,是对大好河山的赞美;“空有千茎雪”一个空字,将词人对岁月日增的感叹表现出来;“孙郎终古恨”,一个恨字将词人对历史英雄壮志未酬的感怀抒写出来;“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表现的是词人的爱国情怀。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