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材料三   甲午战争前后,不同类型的两种企业在我国近代民族工业中所占比重变化表

甲午战争前

甲午战争后

商办企业

22.4%

70%

官督商办企业

77.6%

30%

材料四   民国初年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的经济形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其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所反映的变化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据材料四的地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张謇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所创办的企业大部分都在南运河地区。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5)以张謇为代表的实业家想通过兴办实业挽救民族危机,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吗?为什么?

答案

(1)官营手工业衰落;(2分)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2分)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2分)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2分)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产生原因: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鸦片战争后,外国的工业品开始倾销到中国市场,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8分)

(3)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2分)原因: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提供了客观条件;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4分)

(4) 基本特征:以轻工业为主。(1分)

原因:明清时期该地区商品经济较发达,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该地区是近代最早被迫开放的地区之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迅速;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是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张謇受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当地较为畅通的交通条件。(6分,说明:回答出任意4个要点即可得满分。)

(5)不能(1分),因为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没有实现国家的真正独立,“实业救国”的道路是行不通的(2分)


解析:

相关题目

东南亚交通位置非常重要,请你找出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东南亚交通位置非常重要,请你找出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 A.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B.著名的新加坡港位于该区 C.连接了大洋洲和亚洲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是AD上一点,延长CE到点F,使.     (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是AD上一点,延长CE到点F,使.     (1) 求证: (2) 用直尺和圆规在AD上作出一点P,使△BPC∽△CDP(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
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根据以为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 ①燕国与北方游牧地
(广东卷理7)设,若函数,有大于零的极值点,则(    )
(广东卷理7)设,若函数,有大于零的极值点,则(    ) A.             B.           C.               D.
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等的种植中已有较多应用,
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等的种植中已有较多应用,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     A.用髙浓度的 α萘乙酸在适当的时期处理桃可提高产量   
区别有权威的政府与无权威的政府的根本标志是(  )    
区别有权威的政府与无权威的政府的根本标志是(  )     A.政府的官员是否由人民选举产生的           B.人民是否完全听从和畏惧政府的管
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最能了解政府的是
“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最能了解政府的是群众,最有资格评价政府的也是群众。因为 A.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