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千秋一寸心,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千秋一寸心,红楼无限情

2012531凌晨,95岁高龄的红学家周汝昌先生逝世。或许一生的喧嚣太多了,他选择安静地离开。“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安安静静地走。”他留下这样遗愿。

进入红学研究,多少是个偶然。那是1947年,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兄长周祜昌寄至燕园的信函说,他看到胡适新近一篇谈《红楼梦》的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嘱咐周汝昌帮忙查证。周汝昌遍查燕京大学图书馆,果然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一首《咏芹诗》。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发表在1947125日《天津国民日报》上。没想到几天后,胡适就托人转交了一封给周汝昌的信,肯定鼓励这位在校大学生的研究。胡适此时已是学界“大拿”,又是“新红学”的开创者,他的来信让周汝昌“欣幸无已”。1948年,正埋头撰写《红楼梦新证》的周汝昌特意跑到胡适家中拜访。令周汝昌激动的是,胡适竟将珍藏多年的孤本《甲戍本石头记》慷慨地借给他翻阅。正因为这一段渊源,周汝昌常常被看做是胡适“红学”研究的关门弟子。

1953年,《红楼梦新证》出版。这部40多万字的“红学”研究著作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在当时很少有人敢将《红楼梦》拔到那么高的地位——周汝昌将《红楼梦》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但丁的《神曲》等世界名著相提并论,并大加赞赏。周汝昌把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证”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由于崇尚实证,他的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以充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基础。又因为崇奉实录,他把全部实证工作都作为论证实录的手段。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乃至后来的“曹学”,其基本的方法论就是以历史上的曹家与小说中的贾府双向互证,在以历史材料推证小说本事的同时,又以小说情节反推历史,史学与文学合而为一。正是从《红楼梦新证》开始,“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后来它被称作“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此年周汝昌35岁,因为这部书,他得以调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成了学界“红人”。也由于这部书,他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变成了“资产阶级胡适派唯心主义”的“烦琐考证”的典型代表,被关进“牛棚”下放。由于周恩来的特殊关照,19709月重返北京。 
  周汝昌将“红学”构建为四大范畴,即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其晚年在探佚学发力颇多,在他数十部“红学”著作中,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但也招致不少异议。如他提出林黛玉系“沉湖而死”;“金玉奇缘”说的不是贾宝玉和薛宝钗,而是贾宝玉与史湘云等等。 
  1982年,周汝昌发表了《什么是红学》一文,在把人们呼吁的文学批评方法描述为  “十六字真言”之后,干脆把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的范围,他说:“红学显然是关于《红楼梦》的学问,然而我说研究《红楼梦》的学问却不一定都是红学,不能用一般研究小说的方式、方法、眼光、态度来研究《红楼梦》。如果研究《红楼梦》同研究《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以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小说全然一样,那就无需红学这门学问了。”在把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之外的同时,他也把自己剔出了主流“红学”的研究队伍。此后,他被喻为红学界的独行侠。他关于“红学”之界定、对红学史的回顾、对曹雪芹画像的考证等等,一次次地掀起了“红学”研究的争议。 

30岁开始,周汝昌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红学”,是红学界当然的王者。他被誉为“红学泰斗”,也被批作“闭门造车”,可谓毁誉参半。他六十余年间所走过的治红学之路,因偶然而生,又历经政治对学术氛围和学术方向的多次影响,终至晚年,既得到肯定、赞誉,身上罩着光环,亦受到讥嘲与攻击。 

说不尽的《红楼梦》,道不尽的人与事。周汝昌梦在其中近七十年。梦未醒,人已去,花落水流红,谁解其中味?还是让老人家安安静静地走吧。 

相关链接

周汝昌,幼少时即醉心欧楷笔法,20岁后又致力于唐人写经,深研《兰亭》后,得右军真脉, 其“横逸飞动、作草如真”的周体法书,在众多书家中神采焕然。
  周汝昌少年时期便热衷于古典诗词的创作,进入南开中学后,即研习宋词。燕大读书时,与顾随、张伯驹、钱钟书等都有唱和,其诗词功底颇得各位先生赏识。
  百读红楼百动心,哪知春夜尚寒侵。每从细笔惊新悟,重向高山愧旧琴。
  只有英雄能大勇,恨无才子效微忱。寻常言语终何济,不把真书换万金。

  ——周汝昌诗一首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A.《红楼梦新证》一书的创作深得胡适的鼓励和帮助,这本书使周汝昌成为学界红人,也使他在政治运动中遭受迫害。 
  B.周汝昌研究红学的许多观点深受大拿的影响,他晚年提出的林黛玉沉湖而死等,就是在胡适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C.周汝昌认为,红学中的文学性研究应与《三国演义》等小说的研究要区别开来,不能用一般研究的方式、方法、眼光、态度。 
  D.周汝昌的红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的红学研究方法虽得到一致认可,但他得出的结论却一直饱受争议。
  E.周汝昌多才多艺、勤学善思又特立独行。研究红学,他一旦投身期间便矢志不渝,虽毁誉参半,但终难否认其红学泰斗的地位。
(2)
结合全文,概括周汝昌先生在红学研究方面的贡献有哪些?请分条概括。(6) 

(3)简析文章结尾还是让老人家安安静静地走吧一句在文中的作用。(6) 

(4)纵观周汝昌的一生,这位大家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全文及相关链接,谈谈你的理解。(8)

答案

12.(1)【答案】E项3分,A项2分,D项1分。(B,无中生有,林黛玉沉湖而死的观点与胡适无关;C偷换概念,红楼梦的文学性研究不在红学的范围;D一直饱受争议不准确)

(2)【答案】把《红楼梦》与世界名著相提并论,大大提高了《红楼梦》的地位。曹、贾互证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使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红学构建为四大范畴,即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把人们呼吁的文学批评方法描述为十六字真言,将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的范围。(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3)【答案】结构上,照应开头,首尾呼应,使全文结构完整。(2分)内容上,暗示他一生喧嚣太多、毁誉参半、生活不安静,如今已归平静。遵从并满足先生遗愿,希望他安安静静地走,不再受到打扰。表达默默为老人送行的心愿,体现作者对先生的尊重。(内容上每条2分,答出两条即可)

(4)【答案】执着的精神。先生把一生献给红学,招致异议批评时,依然坚持学术研究,并为之痴迷。认真细致的态度。作查证,一丝不苟,查遍大学图书馆。善于继承,努力创新。善于继承名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创作《红楼梦新证》,创造性提出探佚成果。广博学习,丰厚积累。研习书法、古典诗词创作等终成大家。(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题目

高一年级有500名学生,为了了解数学学科的学习情况,现从
高一年级有500名学生,为了了解数学学科的学习情况,现从中随机抽出若干名学生在一次测试中的数学成绩,制成如下频率分布表: ⑴根据下面图表,
元素X的原子核可用符号表示,其中a、b为正整数,下列说法中正
元素X的原子核可用符号表示,其中a、b为正整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等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b等于原子核中的中子数 B.a等于原子核中的中子数,b
下列生物学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提出基因就在
下列生物学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提出基因就在染色体上,并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的科学家是摩尔根。   B.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你的感悟作文。     一个过路人发现路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你的感悟作文。     一个过路人发现路旁有一块泥土,散发出芬芳的香味。过路人就把泥土带回家,竟然满室香气。     过路人
葡萄糖(C6H12O6)溶液与银氨溶液[主要成分是Ag(NH3)2OH]反应
葡萄糖(C6H12O6)溶液与银氨溶液[主要成分是Ag(NH3)2OH]反应,可以在玻璃表面均匀地镀上一层银,工业上可用于制镜,该反应为:C6H12O6(葡萄糖)+2Ag
已知f(x)是R上的偶函数,且满足f(x+4)=f(x),当x∈(0,2)时,f(x
已知f(x)是R上的偶函数,且满足f(x+4)=f(x),当x∈(0,2)时,f(x)=x+1,则f(3)等于( ) A.2      B.-2       C.1       D.-1
2008年12月31日公布的一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家全球最大的
2008年12月31日公布的一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家全球最大的上市企业所拥有的现金量总额为5700亿美元。位居这份名单前列的是四家金融机构。沃伦·巴
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
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 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