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现代文,完成15—18题。(16分) 天地苍茫一根骨 庞进 司马迁的

阅读现代文,完成1518题。(16分)

天地苍茫一根骨

庞进

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人受过宫刑,胡须会随之脱光,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个血性须眉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可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男子汉!

仔细看,司马迁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头向北方偏着。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北方的苏武庙,因为这位在北国牧了十九年羊的汉朝使臣,和司马迁是肝胆相照的僚友。另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李陵,这位大汉名将的被迫降敌,正是司马迁罹祸的原因啊。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我甚至觉得“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的。不错,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当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重创十万敌骑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武帝刘彻是笑眯眯的,公卿王侯们也纷纷“奉觞上寿”,好听话说得长乐宫的麻雀都似乎要变成翩翩起舞的宫女。不料几天后,李陵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而被俘降敌。消息传来,全朝廷都哑巴了,刘彻更是“惨怆怛悼”,脸吊得像经了霜的秋茄子。“你们还有什么话说?”朝堂上,刘彻目扫群臣。群臣或面面相觑,诺诺唯唯;或言李陵该千刀万剐,夷其九族不足以抵罪。当刘彻对这样的看法眯目点头的时候,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他说李陵平时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国士之风。此次出征,孤军奋战,血染寒山,英勇可嘉。降敌是一时无奈,日后有机会,他还会报效汉朝的。“好你个司马迁,”刘彻震怒了,“你竟敢替叛贼说话,谁给你的胆量?”现在看来,司马迁充其量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已。然而,问题倒不在于公道话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社会良心和专制强权在这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在刘彻的心目中,作臣子的差不多是一群牛马狗,鞭子下驮拉耕作,唯主子鼻息是仰,哪里有你人模人样地站在我的对面说什么公道话的权利?

对武帝刘彻,司马迁曾经抱有幻想。做太史令,他异常勤奋,总想博得武帝的欢心。即使站出来为李陵辩护,也是见皇上满脸的“惨怆怛悼”,禁不住效一番“款款之愚”。然而,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文人的天真,他终于明白了:刚直不阿的书生和专横残暴的帝王是冰和炭、玉和泥。于是,不再幻想不再幽怨,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业,他咬牙吞血,毅然决然地走向了苦难,“就极刑而无愠色”。至此,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炼狱淬火,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

好一根骨头啊!即使面对一百个汉武帝,一千次酷刑,一万回磨难,这根骨头也不会酥软,绝不酥软!

15.文章开头,作者是如何描写司马迁塑像的?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6.第五段“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一句中的“提升精神”和“一根骨头”分别指什么?(4分)

                                                                          

17.本文以“天地苍茫一根骨”为标题有什么作用?(4分)

                                                                        

18.鲁迅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取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联系本文,举例谈谈你对“中国脊梁”的理解(4分)

                                                                        

答案

  15作者对司马迁塑像的描写着重突出了他的眼神和胡须,(2分)表现了他的精神风貌,展现出人们心目中理想化了的司马迁的形象,(2分)。   16.司马迁由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2分)在对理想与事业的执着追求中挺立起来的独立人格,(2分)   17.标题“天地苍茫一根骨”运用了借喻的手法,表达生动形象,(2分)既体现了司马迁命运的悲剧色彩,又突出了他的不屈精神,点出本文主旨。(2分).   18.①应写出“中国脊梁”的意思。“脊梁”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人,在国家民族处于危急时刻挺身而起的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的气节、操守、人格、品质。(2分)  ②应举出恰当的例子。钟南山和钟南山们可谓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包括两弹一星功勋专家邓稼先、数学家陈景润、著名作家朱自清、老舍、经济学界泰斗陈岱孙、于光远等,他们对民族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深厚情怀,爱国家甚于爱自己的生命,他们的人生历程和思想是一笔巨大财富。(2分) 

相关题目

Before _____ on our camping trip, we made sure that we have plenty of food and w
Before _____ on our camping trip, we made sure that we have plenty of food and water in store. A. running out          B. making out            C. setting out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只有积极引导牧民开展多种经营,控制牲畜数量,减少对牧草的需求,退牧还草,才能为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
宋代吴处厚曾说:“蜀有痃市,而间日一集,如阂疟之发,
宋代吴处厚曾说:“蜀有痃市,而间日一集,如阂疟之发,则其俗又以冷热发歇为市喻。”(《青箱杂记》卷3)这段话反映的是( ) A.市坊制度已经被彻
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以手抚
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下)    B. 画图省识春风面 (曾经)C. 却坐促弦弦转急 (退回)    D.
Wang Wei is one of many Chinese students _______ on the go.  A. who lives life
Wang Wei is one of many Chinese students _______ on the go.  A. who lives life         B. who live life  C. that lives living        D. that live living  
2011年7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份主要经济数据,其中,CPI
2011年7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份主要经济数据,其中,CPI同比上涨6.5%,创37个月来新高。下列措施中有利于稳定物价的是(     ) A.提高存贷款利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80°,则它的顶角为(    ) A.80°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80°,则它的顶角为(    ) A.80°     B.20°    C.20°或80°    D.不能确定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