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 走送之 (3) 礼愈至
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作者在学习上遇到的矛盾是什么? 他是如何解决的? (2分)20.从选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
(2) (3) (3分)
4.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3分)
1.(1)借 (2)指代抄书 (3)周到
2.(1)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2)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3.(1)“幼时即嗜学”与“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的矛盾。解决办法: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走送之。(2)“益慕圣贤之道”与“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的矛盾。解决办法: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3).刻苦好学(嗜学)、博览群书(遍观群书)、虚心请教
4.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解析:
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2.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3.学生能学会用原文概括内容,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4.学生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5.赞同与反对都可以得分,赞同出示赞同的理由,反对出示反对的理由。做到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