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光武)以天下垦田(耕地)多不以实自占,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乃诏下州郡检核。于是刺史、太守多为诈巧,苟以度田(丈量田地)为名,聚民田中,并度庐屋、里落(连屋舍、村落一并丈量),民遮道啼呼,或优饶豪右,侵刻赢弱(优待富家家强,欺凌贫弱人家)。
【材料二】(光武)帝见陈留(郡名)吏牍上有书,视之云:“颖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帝诘吏由趣,吏不肯眼,抵言“于长寿街(在洛阳城内)上得之”,帝怒。时东海公(刘)阳年十二,在幄后言曰:“吏受郡敕,当欲以垦田相方耳(应把各地丈量耕地的情况进行比较)。”帝曰:“即如此,何故言河南、南阳不可问?”对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超过规定),不可为准。”帝令虎贲将诘问吏,吏乃实首服,如东海公对。
【材料三】河南尹张权及诸郡守十余人皆坐度田不实,下狱死。
【材料四】郡国群盗处处并起,郡县追讨,到则解散,去复屯结,青、徐、幽、冀四州尤甚。
——《资治通鉴》卷四十三
回答:
(l)据材料一分析光武帝下“度田”令的原因是什么?目的何在?
(2)从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可看出“度田”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光武帝对此采取了什么政策和措施?
(3)从材料四可看出“度田”的实际结果如何?对此你如何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