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余干:古县城名。

19使诗人“乡心正欲绝”的原因有哪些?请分点概括并简要分析。

20全诗以“何处捣寒衣”作为结句,请简要赏析作者这样写的妙处。

答案

19.时届深秋,枫叶飘零,秋景令人思乡断肠;暮色苍茫,城闭鸟飞,倍添诗人羁旅孤独之感;月上渡口,邻家未归,身在他乡的诗人由人及己,由己及家,伤己思归,怀远念亲,故而“乡心”欲绝。

20.“乡心”欲绝之时,传来捣衣之声,这引发了作者的联想,加重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牵挂;由写视觉转为写听觉,且用问句收束全诗,含蓄蕴藉,令人回味悠长。

【解析】

试题分析:

19秋空寥廓,草木萧瑟,白水呜咽,给诗人带来孤苦的感受。城门关闭,也显得孤孤单单的。一只鸟儿飞翔,也给空寂的环境带来一丝生机,但是,独鸟也不愿久留,背人远去,那况味是难堪的。乡心正欲绝的原因是青枫霜叶稀”“孤城”“独鸟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鉴赏诗歌的情感,要从题材分析一首诗具体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从写作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思想背景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诗句内容的转换把握整首诗词的思想感情脉络。诗中的意象“霜叶”“暮”“孤城”“独鸟”都给人落寂和萧条之感,这是产生乡愁的原因。

20.诗人“乡心欲绝”时,听到一阵捣衣的砧声,在阒寂的夜空中,那砧声显得分外清亮。那是闺中女子为远方亲人赶制寒衣。这砧声让诗人已经欲绝的心情更加痛苦。“何处捣寒衣”表现了“乡心”欲绝。由“由写视觉转为写听觉”,令人回味悠长。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对诗歌语句含义及作用的分析。这类题目解答时应先解释诗句含义,然后分析其作用。首先要关注诗句在诗歌中的位置,分析结构上的作用:首句多为渲染气氛,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中间多为承上启下的作用;尾句以热情议论句作结多为点明主旨情感,若以情作结,则是为了收到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其次,要注意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本句是尾联,是作者情感突出的诗句。本诗是写思乡情的,这句更加重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牵挂,又是听觉写景,景语结尾意味隽永含蓄。

相关题目

下列为某一段多肽链和控制它合成的DNA双链的一段。“-甲硫
下列为某一段多肽链和控制它合成的DNA双链的一段。“-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 密码表:甲硫氨酸AUG       脯氨酸CCA、CCC、CCU 苏
已知,点是圆内一点,直线是以点为中点的弦所在的直线,
已知,点是圆内一点,直线是以点为中点的弦所在的直线,直线的方程是,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且与圆相切                  B.,且与圆
The fact that she never apologized ____a lot about what kind of person she is.
The fact that she never apologized ____a lot about what kind of person she is. A. says     B. talks    C. appears    D. declares
从10个不同的数中任取2个数,求其(1)和、(2)差、(3)积、(4)商,这
从10个不同的数中任取2个数,求其(1)和、(2)差、(3)积、(4)商,这四个问题中属于组合的有(   ) A.(1)(2)  B.(1)(3)  C.(2)(4)  D.(1)(2)(3)(4)
皮肤、肠黏膜组织发生炎症时,产生和释放的组织胺使毛细
皮肤、肠黏膜组织发生炎症时,产生和释放的组织胺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多,血浆则渗入组织间隙而形成水肿。组织胺对血管的调节方式为(  
0.4mol CuSO4 和0.4mol NaCl溶于水,配成1L溶液,用惰性电极进行
0.4mol CuSO4 和0.4mol NaCl溶于水,配成1L溶液,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当—个电极得到0.3molCu时,另一个电极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 A
已知,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已知,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处连续                                  B. C.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8】第第538号),从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税收政策有以下方面的变化 一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