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水质检测指标从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对供水各环节的水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新国标在无机物指标中修订了镉、铅等的限量.这里的镉、铅指的是 (填序号).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2)新国标中对水的pH的规定为6.5≤pH≤8.5.实验室用pH试纸测得自来水的pH=8,说明该自来水显 (填“酸”、“碱”或“中”)性.
(3)新国标中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加入了对用臭氧、二氧化氯和氯胺消毒的规定.①臭氧(O3)在消毒过程中转化为氧气.臭氧转化为氧气属于 (填“物理”或者“化学”)变化.②二氧化氯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次氯酸根离子(ClO﹣)也有消毒作用.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③氯胺(NH2Cl)由 (填数字)种元素组成.用氯胺消毒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2Cl+X=NH3+HClO,其中X的化学式为 .
【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元素的概念;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1)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解答;
(2)根据溶液酸碱度与酸碱性的关系分析解答;
(3)①根据变化的特征解答;
②根据化合价原则求出元素的化合价解答;
③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由以上依据可推出X的化学式.
【解答】解:(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这里的镉、铅指的是元素;
(2)由题意可知,实验室用pH试纸测得自来水的pH=8,说明该自来水显碱性;
(3)①氧气和臭氧属于不同的物质,所以氧气转化为臭氧属于化学变化;
②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
x+(﹣2)=﹣1
x=+1
③NH2Cl含有氮、氢、氯3种元素;
根据所给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化学方程式的右边比左边多出了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元素种类不变和原子个数不变的特点,可知多出的原子全部来自1个X分子中,即X的化学式为H2O.
答案:(1)C;(2)碱;(3)①化学;②+1;③3;H2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物质的化学式和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计算元素的化合价,难度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