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植物生理学家希尔发现,将叶绿体分离后置于试管中,假若在试管中加入适当的“氢受体”,如二氯酚吲哚酚(简称DCPIP),那么照光后便会使水分解并放出氧气,这个反应被称为“希尔反应”。反应的过程如下(注:DCPIP是一种可以接受氢的化合物,在氧化态时是蓝色,在还原态时是无色)。
|
1937年,植物生理学家希尔发现,将叶绿体分离后置于试管中,假若在试管中加入适当的“氢受体”,如二氯酚吲哚酚(简称DCPIP),那么照光后便会使水分解并放出氧气,这个反应被称为“希尔反应”。反应的过程如下(注:DCPIP是一种可以接受氢的化合物,在氧化态时是蓝色,在还原态时是无色)。
|
①(1)试管2:加入试剂:1% DCPIP 0.5mL和叶绿体悬浮液5mL ;处理方法: 黑暗 。
②试管3:加入试剂:1% DCPIP 0.5mL 和0.5mol/L蔗糖溶液5mL ;处理方法:光照 。
(2)① 无色 、 蓝色 、 蓝色 。
② 光.叶绿体 。
(3)维持叶绿体内外渗透压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