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F1(-2,0)、F2(2,0),点P满足|PF1|-|PF2|=2,记点P的轨迹为E.(1)求E的

已知F1(-2,0)、F2(2,0),点P满足|PF1|-|PF2|=2,记点P的轨迹为E.

(1)求E的方程;

(2)若直线l过F2,且与轨迹E交于P、Q两点.

①无论直线l绕点F2如何转动,在x轴上总存在定点M(m,0),使MP⊥QM恒成立,求实数m的值.

②过P、Q作直线x=的垂线PA、QB,垂足分别是A、B,记λ=,求λ的取值范围.

答案

解:

(1)由|PF1|-|PF2|=2<|F1F2|知,点P的轨迹E是以F1、F2为焦点的双曲线右支,

由c=2,2a=2,∴b2=3,故轨迹E的方程为x2=1(x≥1).                       

(2)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方程为y=k(x-2),P(x1,y1),Q(x2,y2),与双曲线方程联立消y得(k2-3)x2-4k2x+4k2+3=0,

解得k2>3.                                          

①∵=(x1-m)(x2-m)+y1y2=(x1-m)(x2-m)+k2(x1-2)(x2-2)

=(k2+1)x1x2-(2k2+m)(x1+x2)+m2+4k2

=+m2+4k2

=+m2.                                                        

∵MP⊥MQ,∴=0,

故得3(1-m2)+k2(m2-4m-5)=0对任意的k2>3恒成立,

解得m=-1,∴当m=-1时,MP⊥MQ.

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由P(2,3)、Q(2,-3)及M(-1,0)知结论成立,

综上,当m=-1时,MP⊥MQ.                                                  

②∵a=1,c=2,直线x=是双曲线的右准线,                                     

由双曲线定义得:|PA|=|PF2|=|PF2|,|QB|=|QF2|,

方法一:λ=.

∵k2>3,∴0<,故<λ<,                                      

注意到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PQ|=|AB|,此时λ=

综上,λ∈[).                                                        

方法二:设直线PQ的倾斜角为θ,

由于直线PQ与双曲线右支有两个交点,

<θ<,过Q作QC⊥PA,垂足为C,

则∠PQC=|-θ|,

∴λ=.                              

<θ<,得<sinθ≤1,故λ∈[).

相关题目

以下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除去CaCl
以下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加入过量的碳酸钙、过滤 B.除去CO2混有的少量CO:通入过量氧气
有A、B、C、D、E、F六种单官能团有机物,它们的分子分别由
有A、B、C、D、E、F六种单官能团有机物,它们的分子分别由下列五种原子或基团中的两种组成。五种原子或基团分别为:—H、—C6H5、—OH、—CHO、—COOH
2009年4月,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规定:公民代表旁听庭审
2009年4月,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规定:公民代表旁听庭审可以发表自己的个人观点。对于这一规定,赞成者认为,这会使法官感受到监督的压力,审
名著阅读(5分)次日,巳牌时分,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
名著阅读(5分)次日,巳牌时分,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林冲听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句名言反映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句名言反映了(   )①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②一个人的高风亮节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③自尊
位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1作用下,做速度为v1的匀速
位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1作用下,做速度为v1的匀速运动;若作用力变为斜面上的恒力F2,物体做速度为v2的匀速运动,且F1与F2功率相同。则可
 CO2和CH4是两种重要的温室气体,通过CH4和CO2反应制造更高价
 CO2和CH4是两种重要的温室气体,通过CH4和CO2反应制造更高价值化学品是目前的研究目标。 (1)250 ℃ 时,以镍合金为催化剂,向4 L容器中通入6 mol CO2、6 m
胚胎工程的最终技术环节是( ) A.细胞融合 B.体外受精
胚胎工程的最终技术环节是( ) A.细胞融合 B.体外受精 C.胚胎移植 D.胚胎分割  

最新题目